分享更多
字体:

我们缘何习惯被管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5 02:23 来源: 中国经营报

  邓聿文

  《纽约时报》最近的一篇文章谈到,如果用一个字界定中国社会,非“管”字莫属。

  这个“管”字选得好,若要它当选去年的“年度汉字”,也非常合适。因为我们看到,在什么东西都“涨”的情况下,“管”也随处可见:买房被限购、贷款被限制、食用油等某些重要商品的价格被限价,等等。

  当然,《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在谈到“管”字时,并非针对去年价格管制的情况,而是着眼于中国社会的一般状况。正如作者所说,哪里需要行使权威,“管”字就在哪里出现,这充分体现在诸如“管理”、“管辖”、“管制”、“管家”等词中。例如,要解决问题,中国人第一句问的话便是“这归谁管?”除了官府流行“管”外,“管”字还出现在日常对话中。你可以告诉一个好事者“别管闲事”,或者说句“我不管了”,以示事不关己。作者最后认为,在“管”及其组成的词句中彰显着对无序社会一种淡淡的焦虑,“没有人管”暗含着不赞成甚至恐惧的意味。从这段引述中,可见这个老外对中国社会的本质还真是非常了解。

  中国的确是个喜欢“管”和被“管”的国家。官员就不用说,“管”字当头,什么事不好办,要贯彻执行下去,首先想到的就是“管”。老百姓也已经习惯用“被管”的思维来处理事情。打个简单的比方,路上遇到堵车——这种事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已经司空见惯——很少或从来没见到司机或乘客下去疏导交通。大家宁愿焦急地坐在车里,等交警姗姗来迟处理。或许也有个别司机或乘客想下去疏导,但一旦这样的想法说出来或冒出来,多半会被同伴或自己否决,认为这不是自己该管的事。结果,本来是小堵,极可能因大家都不管,而变成大堵。

  这件小事足以说明中国人对发生在公共场域的事情是不大关心的,哪怕自己在场。这种把任何事都看成是“闲事”,“事不关己(其实很多事与己有关,甚至是当事者),高高挂起”的想法和心态,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但是,你不管,总得有人来管,政府于是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名义下,将大事小事全都包揽起来。政府管得越多越宽,就愈加养成老百姓被“管”的性格,不论生活和工作中发生什么事,不论自己有没有能力解决,都盼望着政府来管,认为那是政府的事,政府必须给“我”管起来,否则,就是政府失职。

  可见,在“管”与“被管”的关系上,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强化,强化的结果,就是社会的空间被政府压缩,公共生活甚至私人事务也被政府垄断,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不可能有自治的存在。

  现在,很多人抱怨政府管得太多,手伸得太长,权力太大,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财。但假如一遇具体问题就盼着政府来过问,来管,政府不管还不高兴,那怎么叫政府“瘦身”?所以,不能一味责备吃官饭的人太多,也该反省一下我们每个人为什么不去破除自身依赖“管”的习惯和心态,为什么对公共生活没有参与的兴趣,为什么不去为打开社会自治之门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当然,就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来说,政府要先让一步。老百姓现如今之所以习惯被“管”着,关键还是政府力量太强大,以致人们不得不接受政府的管理。人的本性都是喜欢不拘束的,哪个人也不是说一生下来就喜欢被人管着。但是在一个管制传统和管制文化深厚、现实中又到处存在管制的社会,他不找政府管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要让人们自我管理,政府就必须少管点,把可管可不管的让给社会去管理,就像一个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开始时可能自我管得很糟,但锻炼几回就好了,政府不能因为社会管不好,就拽着不放,这样社会永远自我管理不好。

  对政府来说,这是个放权给社会的过程,有点痛苦。因为管制确实是一种很方便的管理手段,能够体现政府权威,也能使政府获利最大化,但如果不放权,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中国改革走到现在,就是在不断打破和缩小管制,变对社会的管理为治理的过程。

  目前,经济领域的自由化趋势已初步形成,但社会领域的管制还很多。要释放被政府之手钳制的社会活力,需要继续破除管制,开放公共空间,培植社会自治力量,将政府管理的相当一部分权力,交还给个人,让人们自我管理。这也就是我们倡导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的目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