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土生粤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5 02:25 来源: 中国经营报

  谭洪安

  1872年,陈廉伯的祖父陈启沅从越南携旧轮船机器一套归国,在家乡南海西樵加以改造后,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而承接这项改造的陈淡浦、陈濂川父子,借此得以提升技术,于1876年成立陈联泰机器厂,这是广东省近代机器工业的发端。

  20世纪初,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陆续出现一批机器厂,如顺德德祥机器厂、广州均和安机器厂等,都与陈联泰厂有“血缘”关系,以生产缫丝机和小轮船为主。

  真正推动广东近代民族资本实业全方位发展的,当数顺德龙江人薛广森。薛早年赴港打工,30岁时(1895年)回顺德,先后经营管理数家缫丝厂和机器厂,积累一定资金后,于1911年与均和安机器厂技工陈沛霖、陈拔廷等人合股1.2万银元,在广州芳村开办协同和米机,第二年改为协同和机器厂。

  他们借英国亚细亚石油公司油船停泊广州港口之机,观摩当时世界上最新发明的新式内燃柴油机,几经“偷师”后,于1915年成功仿造出第一台国产柴油机,从此以柴油机生产为主营方向。至1922年,经过招股扩厂,协同和从最初的技工学徒三五人、旧机床二三台,发展成为股东100多人,资本28万银元,工人150人,机床30多台的可观规模。30年代又设香港分厂,产品远销东南亚,成为广东最大的机器厂。

  1918年,薛广森与从事航运的顺德同乡梁墨缘合作,集资10万银元,成立粤海公司,专营内河航运。因率先采用柴油机动力的“电船”,远较同行的蒸汽机船优胜,航线遍及粤桂两省,很快成为华南民营内河航运企业中的佼佼者,也推动了这一行业的升级换代。

  从1911年到1927年之间,薛广森利用民初广东大量进口外地稻米,碾磨市场需求大的良机,先后在顺德、南海、中山、广州等地集资经营10家“成”字号米机,号称“十大成”,并借此介入粮食买卖市场,获利甚丰。

  1929年,薛广森集资20万银元,接办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中国第一家机器造纸厂(1889年投产)——南海盐步纸厂,几经努力,得以扭亏为盈。

  薛广森兴办实业四十余年,涉足多个重要行业,且所办企业全部为合股集资方式,没有一家是独资经营的,又每每能取得经营上的成功,作为土生土长的粤商代表,其胸襟和见识可谓非凡。

  可惜的是,像中国很多民族企业家一样,晚年的薛广森未能躲过日寇侵华之劫。“十大成”米机、协同和机器厂及粤海航运公司,均在战火中被毁或被掠夺,幸存下来的也生意惨淡,他本人则在逃难途中遭盗匪抢劫,财物尽失。但他多次拒绝日伪组织利用其在粤省工商界的声望,请其“出来做事”的企图,长期隐匿乡间,始终保持民族气节,直至1943年因病到广州求医时不治去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