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放量 城商行备战IPO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5 02:28 来源: 中国经营报秦玥
尽管各大银行理财产品亏损的消息不时传出,地方城商行仍前赴后继。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截至2月23日,今年已发售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同比上升了1.5个百分点;而排队上市的城商行正在成为理财市场上的生力军。截至2月23日,其发行规模猛增46%。
“为达到IPO1000亿元的门槛,批量发行理财产品正在成为城商行增加资本金的主要手段。”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如是判断。
高息揽储
在争夺投资者的战役中,发售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的一种策略。据Wind统计显示,截至2月23日,2012年银行发行的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为189款,占比已经从去年同期的33.14%大幅下降至5.7%,但平均预期收益率和去年相比则上升约1~4个百分点。有银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如果收益低,投资周期又长,理财产品一上市就难被“疯抢”,“反正预期收益又不等同于实际收益”。
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将存款单独作为理财产品销售,不得将理财产品与存款进行强制性搭配销售。商业银行不得将理财产品作为存款进行宣传销售,不得违反国家利率管理政策变相高息揽储。
“但是,由于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连续的上调,受存贷比限制,银行可贷资金的减少,出现一定的流动性压力,今年银行对存款的渴求会表现得更加剧烈。”某银行相关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将“理财资金投资信用级别较高的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但不限于同业存款、同业借款”这类理财产品的预期利率通常可达5%以上。其中,渤海银行的一款名为“2012年渤鑫1号理财产品”的固定收益高达6%。
据业内人士表示,同业存款理财产品刚开始只是通过信托公司设计发行,被禁止后,由两家银行合作自主发行开始多了起来,目前已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一种趋势。
但据记者了解,以同业存款的名义吸收的存款成本是以定期存款方式吸收存款成本的两倍以上,如果银行不断发行这类理财产品,其资金成本压力会不断攀升,后果不堪设想。
光大银行相关分析师表示,2012年银行的理财产品数量将会趋于下滑,对于各家理财产品而言,除了在收益上做文章之外,更多的还要转变银行理财产品的结构和设计。
城商行发力
批量发行理财产品正在成为城商行扩充资本规模谋求上市的主要手段。此前,本报曾报道,证监会目前拟规定城商行资产规模须达到1000亿元才能申请上市。“如此一来,将有80%的城商行被拒之门外。而城商行要上市,必须先扩充其资产规模,但对于城商行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华中地区某城商行相关人士表示。
为了让财务达到标准,城商行开始了不遗余力的资本扩充。在监管越来越严,异地经营扩张又被叫停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成为各家城商行扩充资本的秘密武器。
据记者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城商行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4408只,相比2010年增加2758只,上升幅度高达172%。与此同时,根据银监会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城商行的资产规模共达99845亿元,同比增长36.3%,其中,累计实现净利息收入2.15 万亿元,同比增长29.3%。
“理财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存贷比等监管要求,也可以通过合理合规的运用,起到促进资产规模增加的作用。”普益财富分析师方瑞表示,比如,利用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日期到理财产品实际起息日期的“时间差”沉淀的资金放贷;此外,理财产品还可以起到稳定客户的作用。
据记者统计,截至2月23日,今年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3313只,相比去年同期多发行597只,同比增长22%。其中,国有控股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发行理财产品1179只、1138只和738只,相比去年同期水平分别上升25%、12%和46%。无疑,基数较小的城商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方面增速明显。
2012年2月1日,证监会披露的《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截至2012年1月31日,已有14家区域性商业银行向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
而在这14家商业银行中,截至2月23日,上海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81只,位列14家银行发行数量之首;徽商银行以同比180%的增速,成为14家银行中速度最快的银行。值得注意的是,徽商银行目前发售的38款理财产品,收益类型全部为固定型收益,平均收益可达5.4%,其中以3~6个月的短期理财产品数量居多。
“由于监管层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提出具体规范要求,严禁销售超短期理财产品,作为中小银行而言,保证收益便成了唯一与大银行之间争夺市场的方式。”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