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香港社会组织“北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2 01:0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钟 良;陶杏芳 2012-03-02 01:06:49  

  香港赛马会深圳复康会颐康院(简称颐康院),坐落在深圳梧桐山上,占地逾2.7万平方米,背山面海,空气清新。目前居住在这里的108名老人中,有一半以上来自香港。

  2001年,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一共赞助9600万港币,折合当时人民币1亿元,依照加拿大老人院舍的模式设计兴建的颐康院,2006年在深圳启用。其时,比香港与内地签订的CEPA补充协议四中的“允许香港机构在内地建立护老设施”还早了一年多。

  不过,据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香港老人内地养老目前存在无法享受内地的医疗福利以及领取香港的“长者津贴”两大隐忧。

  有受访专家表示,作为一家非牟利的社会性服务组织,香港赛马会深圳复康会颐康院在深圳的落地生根绝对可以作为香港的社会组织“北上”的一个研究样本。

  收支平衡的压力

  颐康院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赞助土地购置、建筑、设备和首5年运营经费,由香港复康会负责管理,以自负盈亏方式运营。

  2010年,本报记者在香港采访时任香港复康会总裁周敏姬时,她强调,复康会在香港是以不盈利的NGO形态存在的,但2006年到深圳开设颐康院时,受当时的政策限制,只能以外商投资企业的性质登记注册,种种障碍令他们迟迟没有前去登记,直到2007年,颐康院在广东省民政厅拿到《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才得到解决。

  颐康院院长莫思杰称,目前虽然资金周转不存在问题,但并没有达到颐康院在财政上的目标。

  在颐康院落成之后,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香港复康会,从颐康院正式运营至今,香港复康会陆续投入了500万元港元。而颐康院虽然会做相关财务分析报表,香港赛马会也还监督颐康院的运转,但是已经不再投入资金。

  在支出方面,除了设备需要不定期更新,颐康院的工资所形成的支出算是大头。据介绍,颐康院从一开始就以香港的管理作为一个卖点,包括几个部门的管理层、医生、治疗师、护士等等都是从香港过来的,工资很高。

  “养老院都是非牟利机构。如果算上整个项目的投入和固定资产的折旧,就算院子住满了也还是亏本。”莫思杰称,截至目前,颐康院虽然是提供有偿服务,但也没有达到收支平衡状态,有时候会需要香港复康会的补贴。

  床位空置过半

  困扰颐康院的另一个问题是现有350个复康及护理安老院宿位,目前空置率过半。

  按照设定,颐康院只给香港的老人提供服务,但基于诸多制度方面的掣肘,很多香港老人不愿意到这里来养老。

  莫思杰称,在内地长期居住的香港老人,享受不了内地的医疗福利。而在内地看病产生的医疗费用,无法在香港报销。此外,两地医疗差距很大。

  香港社会组织“北上”

  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生果金”的领取。“生果金”是香港政府发给香港长者的高龄津贴的俗称,指长者可以用这笔钱作购买水果之用,2008年,“生果金”统一升到每月1000港元。其中离港限制是领取津贴的严格条件。这对长期居于内地的香港老人兑现福利将产生很大影响。

  香港复康会总裁伍杏修认为,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如果取消离港限制,那些移民国外二三十年的老人也可以回来专程领取生果金,这对于港府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本报了解,颐康院的负责人一直在跟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对接,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希望能帮助养老院的老人们拿回这1000元港币。

  “我们建议,取消所有不在香港境内长期居住的香港老人的生果金。但是,香港政府可以与内地合作,在内地开办一个养老补助金,因为香港内地本是一家。”伍杏修透露,“劳工及福利局应该会在香港选举落定之前出台新的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解决空置率,2010年3月,颐康院开始向内地老人部分开放。所谓部分开放是指颐康院提供的是有偿服务。

  “现在颐康院入住的108位老人中,香港和内地老人各占一半,收费和服务标准都一样。”莫思杰介绍,尽管颐康院350张床位仍然没有住满,但是近几年来入住率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