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内蒙古财政为富民强区谱新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00:02 来源: 中国财经报

  “十一五”收支规模

  不断扩大

  财政收入

   “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5653亿元,年均增长29.4%,比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速度高11.6个百分点,比“十五”期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1.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年累计3407亿元,年均增长31%;上划中央收入累计2245亿元,年均增长27.1%。

  财政支出

   “十一五”期间,全区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7554亿元,年均增长27.3%。

  “十二五”财政规划主要指标

  财政收入

   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2015年达到3500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力争5年累计超过13600亿元,比“十一五”增加8000亿元以上。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2015年达到2140亿元;上划中央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5.3%,2015年达到1360亿元。

   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0%左右,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0%左右。

  财政支出

   全区地方财政支出年均增长16%左右,2015年达到4800亿元左右,5年累计超过18000亿元,比“十一五”增加10000亿元以上。

   (数据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财政发展规划》)

  □ 本报记者 李继学 史生荣 通讯员 池洋漾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财税系统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按照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十二五’良好开局做出了积极贡献。”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常军政说。

   这一年,内蒙古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速双双突破30%: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2261.8亿元,比上年增加523.6亿元,增长30.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56.6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地方财政支出2989.2亿元,比上年增加715.7亿元,增长31.5%。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11年,内蒙古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4.3%,增速居全国第5位;物价上涨趋势得到有效控制。这其中,财政的作用功不可没。

   内蒙古财政发挥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和利用国外贷款,筹集资金202.5亿元,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以及农村牧区民生工程建设,着力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结构性减税政策,取消65项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中低收入者和个体工商户税费负担30亿元;落实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各项补助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困难群众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健全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农村牧区消费,全区全年共销售补贴类家电产品153.3万台(部),兑付补贴资金4.1亿元。

   在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方面,根据物价形势变化,启动临时性价格补贴机制,拨付资金3.2亿元,对231万城乡困难群众和困难家庭大中专学生给予生活补贴;紧急下拨成品油价格财政补贴25.4亿元,有效缓解成品油价格调整给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带来的影响。

   此外,自治区财政拨付资金2.4亿元,弥补盟市粮食风险基金缺口,增强了各级政府市场调控和应急保障能力。下达口岸和边境贸易转移支付17.6亿元,支持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边贸经济发展。

  调结构转方式

   “夏天比往年强多了,屋里不那么热了。”在包头市昆都仑区乌兰小区,居民王水英对记者说,整个小区进行了建筑节能改造,效果挺明显。

   她说,冬天感受更深,原来屋里十七八度,得穿棉袄,前后阳台都有冰,冻一次铲一盆,过几天又冻上了,老这样循环,墙砖都掉了;改造后,能达到22度,穿薄衫就行,阳台也不冻冰了,有时只挂点霜。

   “暖房工程”、“暖心工程”,是人们对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赞誉。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本级配套资金5.5亿元,完成改造面积1102万平方米,18.36万户、64.26万人受益,通过改造形成年节约19.28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这一年,内蒙古财政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拨付资金58.7亿元,支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城镇污水处理、供热基础能力建设;筹集资金2.1亿元,支持淘汰落后产能项目86个;大力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启动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

   在土默特右旗将军尧中心供销社,门市内日用百货、家电下乡产品、家具等一应俱全,大院里停放着农用车和农机具,附近有两辆厢式配送车正在装货。供销社主任张文亮说,目前的经营品种有2800种,拥有村级综合服务社46个、新合作连锁配送农家店45家,服务范围拓展到了周边乡镇、旗县。而2006年,他们的销售网点不过5个。

   他说,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归功于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的实施。

   2011年,内蒙古财政推动服务业发展,投入资金26亿元,大力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和农畜产品商贸流通市场、特色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

   同时,内蒙古财政继续促进区域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全年下达盟市、旗县各类转移支付资金13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9.7%,支持民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提高财政困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沿黄沿线经济带建设,从2012年开始,中央财政连续5年累计给予内蒙古财力补助40亿元,用于改善经济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生产力优化布局。

   2011年,内蒙古科技创新、通道建设和生态保护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自治区财政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安排资金28.2亿元,加快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183亿元,支持全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新增公路2996公里;投入资金25.4亿元,支持快速铁路客运通道建设,进行铁路扩能改造,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首,内蒙古在2011年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10.2亿亩草原列入补奖范围。自治区财政筹集资金154.9亿元,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1年,内蒙古财政支持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对新建承接产业转移的非资源型产业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重点向非资源型产业倾斜。全年,60个非资源型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5800亿元,增长41%,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1/3。

  推动农村牧区改革发展

   2011年,内蒙古全区农林水、粮油物资管理等涉农涉牧支出达到511.9亿元,比上年增长29.7%,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农牧业基础地位。

   在新巴尔虎右旗,通往临近的满洲里的公路两边,偶尔会看到蓝顶的板房和草棚,这都是中央财政现代农业肉羊产业项目建起来的。该旗在项目实施中,新建种羊场、良种羊扩繁基地、棚圈,改善了基础设施,同时以这项资金为平台,整合配套各项支农资金,集中投入到畜牧业生产和草原生态建设中。

   这只是内蒙古实施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一个缩影。2008—2011年,全区累计投入64.6亿元,支持玉米、马铃薯、肉羊和蔬菜等4个优势产业带发展,成为全国优势主导产业带最集中、跨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受益面积最大的省区之一。

   2011年, 内蒙古财政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31.3亿元,重点解决农村牧区12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支持了68个旗县加强水利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筹集资金31.7亿元,支持农村土地整治166万亩,保障耕地质量和面积。

   在达拉特旗白泥井镇海流素村,一座座红顶井房嵌在绿野中,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的1.2万亩高标准农田正在显现成效。村委会主任孙二站说,比开发前省工70%,省水40%—60%,每亩增加收入270元。

   2011年,内蒙古财政全面推进农牧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17.9亿元,支持农田和草原建设270万亩,其中建设高标准农田32.77万亩;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229个,重点支持了设施蔬菜、肉牛、肉羊、奶牛、生猪等种植、养殖项目和农畜产品加工项目。

   同时,内蒙古财政继续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投入资金16.8亿元,全区开工建设嘎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879个,受益人口563.5万人。

   2011年,内蒙古财政千方百计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对农牧民的补贴规模达到110亿元,补贴品种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投入资金13.2亿元,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完善农牧业防灾救灾机制,安排农业保险补贴资金12.8亿元,及时拨付各类救灾款8.2亿元,保障农牧业稳定增产和农牧民持续增收。

   这一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42元,同比增长20.1%,高于经济增速6个百分点,其中转移性收入776元。

  绘就壮美民生画卷

   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民馨家园,一排排崭新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中小学、幼儿园、医院等配套齐全。该市老工业矿区石拐区的1.24万户棚户区居民搬迁到这里。退休工人张彪向记者讲起自家住房的今昔对比:以前,一家三口住矿区宿舍,只有一间18平方米的平房,住了20多年;现在,住60多平方米明亮舒适的两室一厅。

   2011年,内蒙古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区住房保障支出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67.3%,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0.6万套,农村牧区危房改造7万多套。

   这一年,内蒙古进一步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全区各级财政民生投入1956亿元,约占全年财政支出的65%。投入资金1168亿元,办了“十二件实事”,实施了“十项民生工程”,各族群众普遍受益。

   ——支持教育优先发展。2011年,全区教育支出390亿元,比上年增长21.1%。提高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小学生均拨款达到每年500元,初中达到700元。中小学“校安”工程竣工学校2150所,竣工率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实施三年内高中阶段学生免学费、免教科书费政策,惠及54.2万名学生。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高等院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化解高校债务,推动学前教育发展,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3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3.6%。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多项社会保障标准增幅都在10%以上。新农保试点旗县达到92个,参保人数343万人。加大财政支持创业、就业工作力度,下达补助资金13.3亿元,落实6项大学生就业计划和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区医疗卫生支出164.5亿元,比上年增长36.2%。政府设立的160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26家医院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5所旗县医院开展了综合改革试点。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全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8.9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大力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农村牧区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全年行政政法经费投入83.9亿元,比2010年增长19.7%,坚决控制一般性支出,保证了重点支出需要。全年下达政法转移支付资金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重点支持了基层政法机关技术装备建设和办案能力提升。

  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给我们定了职责、制度,再加上考核。”在喀喇沁旗锦山镇财政所,所长马秀清指着旗财政局印发的《基层财政管理工作指南》说。

   翻开这本指南,只见内容主要涉及“两基”建设、财政资金管理、乡镇(街道)财政管理、农村综合改革,并附有一些工作流程图和常用的书写格式。

   马秀清说,只要涉及农民的资金,像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低保、计生、扶贫资金等,都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发放的项目已有19大类39项,从2009年到2011年年底累计发放资金2290多万元。而且,涉及乡镇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包括民政、林业、社保、水利等部门的专项资金,也从财政所这一个漏斗出去,接受财政所的监管。

   基层财政所被誉为守望乡村的“稻草人”。2011年,内蒙古财政加强苏木乡镇财政建设,落实苏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办法,充分发挥基层财政就近监管的优势,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这一年,内蒙古财政坚持完善制度、夯实基础与提高执行力并重,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强化“两基”建设,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和运行机制。

   ——调整完善自治区与盟市财政管理体制。根据税种属性,对5个共享税实行有差别的分享比例,明显降低自治区对营业税的分享比例,适当提高自治区对增值税和资源税的分享比例,增强自治区宏观调控能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现了津贴补贴项目、标准、资金来源和发放渠道的统一;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和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制定出台了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5亿元,提高了1—3类区86个旗县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

   ——继续推进支出领域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项目库建设和项目预算滚动管理,促进预算编制、执行与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相结合,预算管理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结合,开展了农业保险保费项目绩效评价试点。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自治区本级、12个盟(市)和96个旗(县、区)全部推行了改革,73%的资金实现了直接支付。开展了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转轨率达到85%。继续推进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工作,全年通过网络缴税1144.3亿元。加快推进公务卡改革,到2011年底,实际发卡16万张,累计消费16.4亿元。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2011年全区政府采购规模达到339.4亿元,比上年增长28.9%,资金节约率8.7%。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除教育收费外,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全部纳入了预算。继续推进“一卡通”改革,通过“一卡通”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81.4亿元,436万户城乡居民受益。积极推进 “金财工程”建设,财政专网已覆盖到全区乡镇财政管理机构,财政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初具规模。

   ——强化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细化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加快专项资金分配下达效率,加强预算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建立支出进度定期通报和考核制度,2011年全区和自治区本级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

   ——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继续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全区共有1.9万户单位进行了复查,查出“小金库”金额1569万元。开展了对失业保险基金、义务教育经费以及校舍安全专项资金安排使用情况的检查调研。加强财政专户核查,全区共撤销财政专户1031个,自治区本级财政专户全部归口国库部门管理。加大财政预决算公开力度,自治区本级财政向社会公开的预决算收支表、政府性基金收支表细化到款级科目。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全区完成评审核查项目金额651亿元,为资金使用安全有效提供了保障。

   2012年是内蒙古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

   常军政在全区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内蒙古财政将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促进自治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调结构”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把“惠民生”作为头等大事,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把“促和谐”作为关注重点,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把“推改革”作为持久动力,不断完善财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强两基”作为根本保障,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把“提素质”作为永恒目标,全面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财政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