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声雄心:探路上海转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01:16 来源: 中国经营报熊晓辉
如果把上海的转型比喻为一次突围,上海已经找到了方向,但仍需要经受考验。
“2011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19195.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表示。
这是上海GDP增速自2008年从两位数高增长滑落后,连续第4年个位数增长。不仅如此,上海的增速已经两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垫底位置。
严军对此的解释是,上海面临复杂国际经济环境和自身转型双重压力,经济增速降低是结构调整中的必然现象,也是转型发展需要付出的必要代价。
“现在是真正考验的时候到了,考验上海土地等资源的积累能力、内生增长能力。”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也有向好的一面。2011年的数据显示,在上海产业版图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占GDP的比重达到57.9%,引领地位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明显快于传统工业,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5%,高出全市工业现价增速2.3个百分点。
“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表现显示,转型发展将是上海“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挑战。曾经引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上海,在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中,能否扮演“先行者”的重要角色?
转型压力
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必须承担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探路的重任。
2月初的上海,寒风凛冽,潮湿而阴冷。连续多日,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冒着严寒率队对上海“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发区域进行调研。
2月1日,俞正声在调研临港时表示:“今年要尽快启动综合区开发建设,有条件就上,不能等、不能贻误时机。”2月7日下午,在浦东世博地区听取世博发展集团介绍规划建设情况后,俞正声嘱咐说:“希望你们更快一点,推进相关项目启动和开发。”
密集的调研显示出执政者在开年之初的急切心情,上海正在寻找经济转型的内生力量。俞正声在调研时强调,徐汇滨江、浦东前滩、世博园区和临港地区、虹桥商务区、迪斯尼园区是上海“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开发区域,这些区域开发得好坏、快慢,对上海发展关系重大。
“能不急吗?从2008年以后,上海连续多年GDP增速落在全国后面,不可能没有压力。”一位不愿具名的政经观察人士表示。
上海的转型正是始于俞正声2007年“空降”上海。上述人士表示,俞正声赴任上海之初,就多次强调产业转型的重要性,关键在于上海的土地储备太少了,不能再大规模发展劳动力密集、需要利用大量土地资源的产业。
在政经观察人士看来,上海经济转型的另一重原因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上海制造业风光不再。公开数据统计显示,2004年以来,上海的制造业一直呈现明显下降。2003~2008年,上海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16.1%、14.9%、11.5%、12.3%、11.5%、8.3%,不仅低于全国的平均增幅,而且也在五个东部沿海省市(上海、山东、江苏、广东和浙江)中排名最后。
土地资源的制约、综合商务成本和用工成本不断攀升,旧的增长模式受到挑战,上海清醒地认识到,靠投资、制造业、土地价格差来拉动的高速增长难以为继,必须下决心改变过分看重GDP增长的“血拼”模式,调整传统经济结构,摆脱既有路径依赖,创新发展路径。
此外,“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再唯GDP发展论,而是转而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必须承担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探路的重任。
轻重两手抓
上海的服务业发展正处于“不上不下”的瓶颈期,虽然转型提了多年,但始终未能发力突破。
在“经济转型”的方向选择上,上海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四个率先”,着重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上海提出了自己的新定位——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希望通过“四个中心”建设来实现转型,拉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上海转型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早在2009年4月,国务院就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确认了上海在国家中长期发展中的重要使命。
2012年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又正式发布《“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作为《意见》之后的首个细化文件,提出“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明确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也显示了中央政府对上海的支持力度。
上海经济整体发展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在国内很多城市的经济结构布局还是“二三一”的时候,上海的经济结构已经实现了“三二一”。在上海2011年产业版图中,第三产业成为主体,增加值增长9.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9%。在新设企业中,服务性企业占总数的88.2%,达到11.85万户,为2007年以来之最;从事服务业的企业注册资本占新设企业注册资本总量的92.1%。
但观察人士认为,上海的服务业发展正处于“不上不下”的瓶颈期,虽然转型提了多年,但始终未能发力突破。上海最近几年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直在50%左右徘徊,而按照国际大都市的标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至少要达到70%,上海还有很大差距,即便是与北京、广州等国内大城市相比,也有不少差距。如北京服务业比重2011年已达到74%。
在第二产业上,上海则强调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已经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聚焦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海洋装备等七大重点领域。
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主任芮明杰看来,这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不冲突。“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将来应该成为主导产业。现在我们是50%多。‘十二五’期间,上海服务业的比重应该达到60%。由于第一产业只有不到1%,基本可以不考虑,制造业就要占40%。这个比例,不是让制造业衰退,而是要让制造业随着服务业的发展而发展。”
张晖明也认为,上海要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手抓。“现在上海的先进制造业正在走出来,但是上海要注意处理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包办的方方面面太多,比如找项目定项目。”
制度突破
破解制约上海转型发展的各种难题,仍需要观念创新和制度突破。
谈到上海经济发展,学界普遍诟病的是,一直以来上海所奉行的政府强势主导经济增长模式。在批评者看来,强势政府干扰和替代某些市场主体,造成市场活力不足。当下,国企和外资企业仍然是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且由行政力量直接推动,而民企特别是中小企业在上海尚未形成大气候。
值得注意的是,俞正声不止一次提出,必须改革已经习惯但不适应于未来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做法。早在2008年上海两会时俞正声就感慨“上海为什么留不住马云”,到今天让俞正声感慨的依然是上海科技创新面临的最大问题——小微企业的创业环境和人才问题。
1月12日,政协上海市第十一届五次会议专题会议围绕“主动应对挑战,不断推进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展开探讨。俞正声倾听政协委员发言后坦言:“转型发展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转型,速度要降一点,财政收入要降一点,过去习惯的工作方式、方法要变一变,如果整天只考虑脸面问题会妨碍我们的学习。”
俞正声直面上海小微企业和创业型创新人才发展迟缓这一科技创新的“硬伤”。“是上海的国有企业压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这有可能。”他说,“创业型小微企业成长差,是(上海)很多年来没有解决好的课题。”他坦承,制约上海转型的难题是各种要素成本比较高。“我们土地资源稀缺,人才资源受生活成本价格要素的制约,这对人才聚集是有影响的。”
俞正声认为,破解制约上海转型发展的各种难题,仍需要观念创新和制度突破。在他看来,创新驱动包含着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观念的创新。联系到此前九届上海市委十六次全会上俞正声所做的长达1万余字的激情讲话,上海正在寻找曾经失落的上海文化的包容精神,为“转型发展、创新驱动” 培育土壤。
值得注意的是,年后至今,上海已强力推出多项创新措施,支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增值税改革试点于今年元旦开启,普遍认为将减轻上海服务业企业的税负压力。据测算,改革之前,服务业征收营业税的税负水平在5%左右,以增值税替代营业税后,大体上服务业整体税负水平可以降到3%左右。
2月1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又在上海发布18条政策措施,涉及加强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深化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等多个方面。其中,在“建立现代企业登记注册体系”、“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等领域给予上海先行先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