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峰两会观察】发展实体经济的三个关键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06: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年”。经历了“开局年”后,2012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经济转型”,其状态是政府在推动,市场在倒逼——这是发生在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必将加速。
过去的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是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在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经济增速是足够令国人骄傲。
不可否认,在“成绩单”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忧。比如,尽管我们GDP雄踞世界第二,可目前中国仍属于欠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过去“世界工厂”的“美名”要重新更替,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迫切要求改变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中国经济转型。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依然会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中国的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特别探讨是制造业的升级时,发展实体经济才是打造中国经济最坚实根基的前提。
2011年,经济主旋律定调为“稳增长、调结构、管通涨”,由于内外形势复杂状况下,在“管通涨”、“控房价”着力很大,在“调结构、促转型”力度不足。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然重点列入2012年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很显然,发展方式转型是贯穿在整个“十二五”期间经济工作的指导理念。
加速经济转型,中国产业发展和制造业未来发展主轴趋势可用六个字来表述——科技、服务、消费。
首先,随着资源压力和人力成本上涨,旧有的优势渐趋消失,以劳动密集型、资源粗放型的生产制造模式也会逐渐被自动化、机械化所取代,而要应势转导与提升,就必须依靠科技,重视创新、技术进步和科研攻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高端设备、新材料领域、节能技术等方面,中国必须加大投入,谋求突破和抢先。
再者,中国产业过去强调的是制造与生产,在服务和消费两个层面上明显不足。2011年,城乡人口比例已经转换,城市化进程也似乎还在加速,其结果必然带来服务业的兴盛。十年内,中国的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将有大幅度地提升,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最强力的引擎。由此,旧有的经济增长的引擎——投资与出口,换成服务和消费这两副新动力已是未来趋势。
以科技提升服务,用技术进步改善服务、推进服务的速度和品质;以消费来带动服务,同时又让服务业发展得更为迅速。同时,借助服务来带动科技,使得科技更贴近需求、深入民心,中国制造业也得以升级并拓展了空间。
科技、服务、消费这三个主轴环环相扣、互为增益,其不仅仅显现各自层面中的发展和拓延,更在于中国经济的整个面貌定能“焕然一新”,生机勃发!
同时,还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产业、把文化内涵因素注入产业发展与创新里面。教育是经济转型的助推器,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改革。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内容、理念和结构必须与经济发展相融合,中国制造业需要更多的工程院士、工程师,更需要工程、科学、社会科学等多领域的“通识”全才,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不能“拖后腿”。
从多方面信息看,两会关于“经济转型和注重增长质量”将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从中也可以看出今年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何处——毫无疑问,中国经济转型将是今年或今后相当长时间的核心任务。(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CE两会原创评论:
【振峰两会观察】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关键词——巩固
【陶冉两会围观】税制改革的“馒头”有望成功出锅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