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中药国际化标准必须符合中药理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4 22:0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总裁赵超在接受中国经济网、和讯网联合访谈时表示,制订中药国际化的标准,当然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我们要确定国际的标准。但是这种标准必须是符合我们中药理论的,而不是一个植物药的标准,更不是一个化药的标准。否则,我们中药永远达不到,必须要确定符合我们中药理论体系的标准。
以下是访谈实录:
提问:首先请问赵总,在过去的五年间,步长制药发展情况怎么样?有没有达到或者超过我们预期的目标?
赵超:我们在1994年确定了步长的三个五年计划,国家的“十一五”期间是我们第三个五年计划和第四个五年计划的衔接之处,我们的“三五计划”到2008年,“四五计划”到2013年,应该说在国家的“十一五”期间,步长的发展是比较迅猛的。我们总结发展迅猛的原因有几点,第一点,因为我们企业高管,包括我们董事长全都是做医生出身。
提问:做技术。
赵超:而且这个技术不是做药品工程,而是医生。我觉得医生直接和病人打交道,他们治病救人的这种精神,尤其是老专家他们这种精神的继承非常好的。过去传统中医,医者就是药者,凡是会看病的就会做药,会做药的都会看病,确实把自己的品牌和患者的这种疗效结合得非常紧,所以是一个仁善的职业,这就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出发点,这个医药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是一个管制行业,也是一个风险行业。医药产品也是一个特殊的商品,不是简单的。比如说我们的西装缺个扣子没有问题,但是医药不一样,我们的患者是把他们的家庭幸福、期望都寄托在这方面,所以,我们不能让他失望,我觉得这是临床大夫对医者和患者的理解非常深,这种理念也影响着我们企业的发展。比如说必须是真诚对待,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既然医药产品是特殊商品,它特殊在哪里?第一,特殊在科技上,它不是简单的。所以我们在2004年刚创立的时候,我们就做大量的科技投入。我们很自豪地说,我们现在是全国制药企业拥有独家知识产权最多的。我们现在已经上市的有40多家产品,我们还有30个左右研制成功的将有序地释放,我们后面还有一些在研的,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持续发展动力。而且它不仅是一个新产品,我们历来也认为,一个行业专业化发展,不仅体现在我们的科研上,我们的生产上,实际上在我们的市场上也有很强的专业化发展,专业化的体现。中国过去好像销售进入市场,供销就是几个人签一个商业合同,不是这么回事。国外为什么这个产业发展了,就是因为它能把这个产品的科技主张,科技的结果能有很好的专业去体现,让我们的专业人士,让我们的医生群体很好地接纳。而且还在产品上市以后,因为我们一个新的品种在研制过程中,三年、五年、八年、十年,它的案例数是有限的。但是上市以后大量使用,这个使用才是对这个产品真正的考验。所以,我们在产品上市以后做了非常多的二次开发和再研究。
比如说我们的稳心颗粒,这是中国第一个中药治疗心率失常的品种,就是房颤早搏,过去全都是化学品种治疗。这个产品我们做离子机制研究,我们探讨它为什么能够治病,这个结果的证明,它和化学的药品一样,使纳甲钙离子都能够达到病变之处,我们现在正在做2400例的完全是按照国际化标准的循证医学,而且是在我们的阜外医院,阜外医院可是中国顶尖的心血管病医院,而且它是受西方医学影响最大的,它能够接纳你一个中医药的产品,而且做验证,这个概念从它的疗效角度和安全性上是信服了,如果这个产品成功的话,对中国的中医药就会有重新的认识。所以,当时阜外医院的华伟教授,他参与和主导了这个工作,他就谈到,如果这个做成功了,对中国的中药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用。
提问:我看今天的代表一再提到中药难以定量,您刚才提到这个产品,它克服这个难题了吗?
赵超: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能发展得快,当然一个是表现在我们的疗效和安全上,另外我们在不断挖掘,就是尽可能去定量,比如说疗效怎么体现?哪些指标发生了改变?我们尽可能用现代医学的语言和标准把它体现出来,包括我们在制配过程中,实际上从一个产品来说,不一定把它的标准制定得多高,关键是不是能够持续或者是稳定的。那么,这里面物质基础研究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能够控制它,使它能够达到持续地表达。有了持续的表达,这个产品的安全性才有保障,这个产品的稳定性才会有保障。所以,我们现在产品上市了以后,实际上做得比我们在研发过程中,做了更多更大的投入,使它的科技能够从头显示出来。这些应该说,我们非常多的产品都有这种优秀的内涵和品质,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能力把它表现出来、挖掘出来、归纳出来,把它优化好。
提问:我们看到近年来很多企业都试图走中药国际化的道路,如果像您刚才提到的这个产品,它能用这么多指标来解读它,我相信在国际市场也是容易被接受的。那么这款产品我们有没有一个国际化的设想?
赵超:中药国际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战略,也是我们企业的梦想。所以,在“十二五”规划中,谈到我们的中药必须要和国际接轨,我们的中药必须要确立国际标准。我们确定的标准一定要是国际的标准,因为中药就是在中国特有的,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一个药品,所以它和这个理论体系不一样。所以,我觉得中药国际化的发展,应该从几个方面来走。
第一,我们要正式确定出这种国际化的标准,当然从国家战略角度,我们要确定国际的标准。但是这种标准必须是符合我们中药理论的,而不是一个植物药的标准,更不是一个化药的标准。否则,我们中药永远达不到,必须要确定符合我们中药理论体系的标准。
第二,我们在源头开始,我们从源头的原材料提供如何标准化?我们现在在做很多的探讨,在做很多的投入,当然这个层面,我们不仅需要去努力,更需要国家在这方面支持。比如说,最近中药材原材料的涨价,这种涨价对我们的安全性、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说明中药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怎么能确保我们农民兄弟安心去做,能不能像我们支持种粮食一样给他们支持?另外,中药材它背后影响的是一个产业,它不是说影响到人们的一种生活,它影响的是一种产业,国家能不能把中药材的储存作为一种国家战略,使它均衡起来。
提问:我们看到发改委好像有这方面的设想,关于战略储备的?
赵超:反正我们一直在呼吁和参与这件事情,能不能对参与我们标准化基地建设的这些企业,能不能按涉农企业对待。因为我们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这中间的成本和风险都是巨大的,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首先,我们在原材料的源头上要有标准,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必须有一个过程。我觉得作为我们有规模的企业,我们应该有这个责任来做。
第二,在我们现在中医药的标准提升方面,除了定性的东西,如何附带以定量的东西。现在我们出了很多医药市场上所谓低价格的产品,实际上很多是在不同质量标准上的不公正的一种竞争,光打价格战,而且中医药产品的质量标准,不一定是拿生化指标和理化指标就能决定的,而它里面还有很多和你的道德水准、行为方式息息相关的。所以,会出现品牌企业的产品效果就是比非品牌企业的产品效果好,为什么,它都符合标准的,但确实用的原料标准不一样,那反过来,成本也不一样。
提问: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中药要想真正产业化,必须建立一套独立于目前世界上通行体系之外的新体系,而这套新体系也必须与现代的手段进行结合?
赵超:这个新体系必须要建立在中医药理论基础上的,否则它不能叫中药了,但是它的制备标准和体系建设过程,我们可以借鉴目前国际上高标准的一些做标准的制定。我们的理论和新方法新标准相结合形成的,这样下来既继承了我们的理论,又能够被主流去接纳。所以,这方面要去做非常多的投入,医药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责任的行业,但是反过来,我们要向国际去靠拢,就是要高投入和高成本,一定要给这些企业,或者向这个产业给一个好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利润的空间,好的政策环境,使他们才有能力来担当这种重任。
提问:我们也祝愿以步长为代表的我国的中药产业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
赵超:这是我们的理想,我们也为此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杨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