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七措并举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07:2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何种方式公布?

  新增公布PM2.5监测结果

  充分技术准备

  监测结果更贴近公众感受

  2月29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同时环保部发布了与这个标准配套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

  杨柳表示,与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比,新标准强调以保护人体健康为首要目标,调整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方案,进一步扩大了人群保护范围。标准体现了调整、增设、收严、更新8个字。新标准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八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收紧了PM10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收严了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更新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颗粒物等污染物项目的分析方法,增加了自动监测分析方法;明确了标准分期实施的规定。

  广州将采用何种方式公布PM2.5?杨柳表示,广州在现有API评价体系(空气污染指数)即每天发布10个国控测点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均浓度及其空气污染指数(API)等环境空气质量信息的基础上,新增发布细颗粒物(PM2.5)等监测结果。

  充分技术准备

  监测结果更贴近公众感受

  据了解,总体上看,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污染物控制项目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由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决定了PM10、PM2.5等污染物的限值目前仅能与发展中国家空气质量标准普遍采用的世卫组织第一阶段目标值接轨。

  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针对现行空气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与群众客观感受不一致问题,如何逐步科学化?

  杨柳说,新发布的技术规定进一步强调了服务于公众健康的指引作用,增加了参与评价的污染物项目,调整了分级分类表述方式,完善了监测数据和空气质量指数发布方式,通过每一整点时刻发布各监测点位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及相应的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为公众了解环境质量、合理安排生活与出行提供参考。

  据了解,广州市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建立自动监测子站的城市之一,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工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基本项目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等都有开展自动监测,积累了长期的经验和技术准备。

  广州监测PM2.5也已积累了几年经验。2009年广州市参加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灰霾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试点,在城区和郊区各选择了两个国控点开展细颗粒物(PM2.5)监测,掌握和积累了细颗粒物(PM2.5)监测技术和经验,2010年,借助亚运契机,所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点都逐步增加细颗粒物监测,细颗粒物(PM2.5)成为亚运空气质量保障参考控制指标。

  此外,广州市细颗粒物(PM2.5)监测仪器全部通过国际认证。仪器的监测方法包括了新标准规定的微量振荡天平法和β射线法两种方法,为广州市按新标准开展细颗粒物的监测作了充分的技术准备。

  “目前广州市完全具备了细颗粒物(PM2.5)常规监测能力,并已在全部十个国控点开展细颗粒物监测。”杨柳告诉笔者。

  如何控制PM2.5污染?

  七项措施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杨柳认为,此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发布,在中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开始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阶段向环境质量管理阶段、从控制局部污染向区域联防联控、从控制一次污染物向控制二次污染物、从单独控制个别污染物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这些转变都将对我国环保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环保部门将与社会各界一道,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气力,促进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PM2.5的污染现状。各种研究表明, PM2.5一部分来源于工业燃煤、扬尘、机动车尾气等一次污染物,另外还来源于二次污染。

  广州有没有控制PM2.5污染的经验和措施?据介绍,为实现亚运空气质量保障目标,亚运前,广州市政府委托北京大学为首的研究团队开展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研究,通过污染物来源解析,制定实施了常态化的污染控制措施和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的污染控制措施。亚运期间,委托以清华大学为首的研究团队开展亚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评估,研究污染控制措施实施的成效。广州通过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的天地空一体的监测,开展空气污染监测预警预报,积累了控制、测报PM2.5的经验。

  随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的实施,将对现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评价体系产生较大的影响。杨柳介绍说,面对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即将实施的挑战,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广州市环保局将对实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达标措施和对策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以现有研究成果为铺垫,研究在新标准体系下广州市环境空气污染特征的现状和趋势,开展广州地区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大气复合污染及灰霾机理的验证,对大气污染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作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PM2.5在内的主要大气复合污染物的污染控制对策。

  杨柳表示,为采取更全面、系统和严格的措施防治PM2.5。下一步,广州市政府将在此前已采取相关措施并已取得实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下7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环保准入门槛。进一步推动规划环评,将环境功能区划,总量控制、环境容量、环境风险评估作为区域和产业发展依据。严把新建项目准入,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二是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主要是要进一步严格机动车污染源头控制,在2012年上半年,全面推广使用粤Ⅳ标准车用柴油,力争2012年底,对柴油汽车实施国Ⅳ标准;继续做好环保标志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黄标车限行措施;采取措施强化对国Ⅰ、国Ⅱ柴油车的污染控制;深化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查与强制维护制度和工况法排气检测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在用车污染监控的力度;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三是强化工业污染控制。主要是强化火电机组脱硫、脱硝、除尘设施的升级改造与运行管理,严控燃料品质;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继续大力推进“退二”企业的停业、关闭和搬迁工作;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四是强化扬尘污染控制。主要是实施创建扬尘污染控制区管理工作,从施工工地、余泥渣土运输、道路、堆场、露天焚烧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城市扬尘控制工作。五是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强化化工、漆料、漆剂使用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以清洁生产为抓手加大对石化、化工及含挥发性有机物产品制造企业和印刷、家具制造、汽车制造、纺织印染等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力度,创建治理样板工程;强化油库、油车、油站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主要是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开展年度监测工作,在成品油经营证书年度审验、排污许可证年审、油罐车年审环节依据监测结果加强管理,确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并发挥稳定油气回收效果,装卸油作业规范操作。六是推动区域联防联控。研究表明,PM2.5作为区域性问题,在城市群之间统筹考虑防治工作,同步联手治理,才能达到至佳的治理效果。我市将发挥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一体化环保合作平台,积极争取省的支持,通过创建示范工程推动珠三角各地加大空气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治理灰霾,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七是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在抓紧开展信息发布准备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尽快开展达标减排相关科研工作,制定达标规划。

  广州将于3月8日公布PM2.5监测结果

  2月29日,国家正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发布,其中增设了PM2.5等浓度限值。广州何时公布PM2.5监测结果?采用何种方式让监测结果更贴近公众感受?如何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广州市空气质量?对此,笔者走访了广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柳。

  杨柳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州市已完全具备了细颗粒物(PM2.5)常规监测能力。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广州市将从3月8日起通过广州环境保护网和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网站及时向公众发布包括PM2.5等监测结果在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同时将重点采取七个方面措施进一步改善广州市空气质量,造福广大市民。

  (穗环宣 专稿)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