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的“中美之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07:22 来源: 中国企业报本报记者 汪静赫
从1994年引进第一部美国分账大片开始,中国电影市场每年都在上映同一部影片,片名权且叫做——《中美之战》。
迄今为止,这部“战争片”还只演到开场。
2012年2月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
该消息的官方通稿以“双方赞赏彼此为解决这一分歧所做出的努力”的和谐之调作为此项协议的“背景音乐”——但在这部历时18年的“中美大战”中,对于自我保护一直高于自我提升的中国电影市场而言,这段“背景音乐”充其量只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我安慰。
穿过中国光阴的美国电影
美国电影充斥的成长岁月,是一代中国青年的共同记忆。
小学时,爱看《狮子王》;中学时,学校组织观看《泰坦尼克号》;上了大学,迷恋《魔戒》和《哈利波特》;毕业后,沉醉于《阿凡达》的视觉盛宴和《2012》的惊人特效……对于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研究生马晓光来说,这是他过去成长岁月里的光阴故事。
这也是大多数生于80年代的中国青年的回忆,其中很重要的那部分就是——穿越其间的美国电影。
年少的马晓光当时未曾想到,研究美国电影会成为他后来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内容。从爱看电影的孩子到专业电影研究者,不是每个中国青年的经历,但是美国电影充斥的成长岁月,却是一代中国青年的共同记忆。
“从小就喜欢去电影院里看美国大片,总是在想,美国电影怎么会这么好看?”马晓光说。
“美国片怎么这么好看?”这也是许多中国人都有过头一次进电影院看到美国大片的深刻印象。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大片带给中国人的震撼感受堪称无与伦比。
初尝这种“震撼之感”的第一个中国人名叫韩茂瑞。
1994年11月11日,在这个如今被称为光棍节的日子里,时任北京海淀区电影公司经理的韩茂瑞在提心吊胆度过了一整天,因为他在时刻担心刚运到仓库的《亡命天涯》拷贝第二天还能不能如期上映。
到了晚上10点左右,韩茂瑞最担心的事儿还是发生了——北京市有关部门领导找到韩茂瑞,用“组织命令”要求海淀区电影公司必须停止发行。
在那个晚上,韩茂瑞决定学一学《亡命天涯》里的哈里森·福特。
“其实我也是被逼的,代理发行合同已经公证了,毁约要支付高额赔偿款,于是就横下一条心,逼得自己‘亡命天涯’了。”韩茂瑞后来回忆道。
当晚,韩茂瑞和领导的会谈一直持续到夜里12点,领导提出要看电影拷贝,韩茂瑞谎称没拿到。等领导一走,他赶去仓库,把影片的8个拷贝放在公司的桑塔纳车上,然后就开着车在北京街头转悠,“就像地下工作者保护着秘密材料一般”。
“亡命街头”的那晚,北京夜色秋凉如水,在韩茂瑞的记忆里犹如电影胶片铭刻于心。
好容易熬到了凌晨7点,韩茂瑞将车停在蓟门桥下,逐一给13家影院经理打电话,让他们来拿拷贝。
1994年11月12日,第一部美国进口大片《亡命天涯》和中国观众见面。
出于顾虑,当时电影海报上的宣传语写得很“口号”:“改革年代,激烈论争,电影市场,风险上映”。
这样的忐忑很快被成功的票房轻松化解。
1年之后,在南方某城市,电影院门口的海报已经变得相当直接:“不看《真实的谎言》的人是傻子!”
18年之后,截止到2012年2月26日,以累计突破6亿元占据目前国内票房绝对优势的电影《碟中谍4》仍然是一部纯正的美国大片。
如果说,自引进第一部美国分账大片之日起,这部叫做《中美之战》的大片就持续上演,那么,每一个中国观众都是这部电影的演员,因为贯穿了岁月的记忆和成长的痕迹。
美国大片“攻城”
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的热情加速了美国大片的“攻城略地”。
1994年11月12日,北京多家影院门口,买票看《亡命天涯》的观众在寒风中排起了长队。这是“影院前多年不见的热闹场面”。
《亡命天涯》以2500万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票房成功,一年之后,《真实的谎言》以1.02亿元的票房告诉中国电影市场“一切皆有可能”。
《亡命天涯》中哈里森·福特乘坐的囚车与火车相撞时,只是让观众“下意识地抓牢了扶手”,等到《真实的谎言》中,看见阿诺·施瓦辛格驾驶美国海军战机闪亮登场,观众从“眩晕和震惊”中被征服,方才领略到了什么叫动作大片。
影片中的美国英雄同时拯救了中国电影市场。援引时任中影公司宣传处处长金忠强的话说,“那时整个电影市场滑坡比较厉害,引进美国分账大片会对市场有一定好处”。
电影院的春天是全方面的。
那时的中国,美国大片成了少有的全国性流行文化热点。在许多地方,不看美国大片等同于落伍。
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的热情加速了美国大片的“攻城略地”。大片时代就这样轰轰烈烈地踏上征程,“中美之战”就此展开。
1998年被称为引进片的低潮期,因为随着“新鲜劲儿”的过去,中国观众不再像头几年那样“趋之若鹜”。然而,美国大片气势已定。
从《黑客帝国》到《海底总动员》,从《角斗士》到《阿凡达》,从《2012》到《变形金刚》……每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票房赢家中必有美国影片。
在截止到2012年3月2日的中国十五大城市电影排片统计中,排片量前五部影片无一例外都是纯正的美国大片。以21.12%昂首排在第一位的电影《战马》,其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旧作《拯救大兵瑞恩》,曾在1998年给中国观众带来强大冲击波。
同样在1998年,《泰坦尼克号》创下了3.6亿元的票房神话,此项纪录后来由《阿凡达》打破——而不是国人一直期待的国产电影。《阿凡达》一片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意义还在于:以14亿元高票房推动2010头两个月全国总票房超过20亿元,为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挺进100亿”力拔头筹。
及至2011年,在国内上映的244部影片中,进口片仅有64部,而其票房却占据了全年总票房的37%。
国产大片“沉浮”
中国影片在倒退——无论是在抗衡美国进口片还是自身制作水准上。
在电影市场滑坡的上世纪90年代,被称为“狼来了”的美国大片实则起到了“救市”作用,在其促发之下,中国电影市场亦现新生机。
1998年,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国产贺岁片——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上映,该片正是受了“分账大片对国内市场的刺激作用”。
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创下2.5亿元高票房,中国电影市场开始进入“国产大片”时代,随着《十面埋伏》在2004年暑假档期的再次成功,此后,国产大片票房连续4年超过进口片票房。
美国大片看似棋逢对手,“中美之战”似乎进入胶着状态。
但遗憾的是,国产电影渐渐后力不接。在越来越强劲的好莱坞面前,中国电影显得整体平庸。在中国电影迈入了“百亿时代”的2010年,除去《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有分量的华语影片再无其他。
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曾这样描述中国电影当下的三大顽疾:“1、影片整体质量堪忧,缺少精品;2、偷漏瞒报现象严重;3、无法走出国门”。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中国影片在倒退——无论是在抗衡美国进口片还是自身制作水准上。
尽管少数中国导演的作品已经能同好莱坞大片抗衡,但他们只是单兵弱将,中国电影的整体低水平仍显而易见。同样是票房翘楚的国产影片也无法在艺术水平上与其他美国电影站到同等级别上。
2012年2月19日,第62届柏林电影节落幕,前往柏林卖片的华语片商心情亦落寞,因为绝大部分国产电影的展台都乏人问津。原因是海外发行商对华语电影的兴趣正在降温,他们认为,“现在中国的电影比起10年前质量上差了不少,缺少了能够真正打动海外观众的中国文化精髓”。
近年来,从低级炒作到偷票房,从恶意竞争到盲目跟风,各种冠名为“大片”的国产电影,动辄投资多少个亿,只会以豪华明星阵容为噱头,采用低级宣传营销,却不在制作上用心打造,结果诞生出一批“烂片之王”,最典型的如《白蛇传说》。此类影片即便票房破亿,也难以真正“服众”。专业人士担心,长此以往会非常不利于观影习惯的培养。“中国观众的热情伤不起”,最终损害的还是中国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人应多想想如何修炼内功,总想着如何给自己的影片寻找一个好的档期、总想着政府保护不是办法,自身不济的话,影片票房也不会因为同档期没有好莱坞大片而一飞冲天。”微博(http://weibo.com)上的知名业内人士“圈内电影人吐槽马甲”如是说。
据说,受IMAX强势发展形势推动,2012年国内影片将“紧随增强国内加强型影片的步伐”。
在看似恢弘的外表之下,被忽略的恰是电影的本真。
2012年4月,3D版《泰坦尼克号》正式上映,14年前,这部电影的非3D版在中国横扫票房3.6亿元。14年后,能达到该片级别的高质量中国电影仍然乏善可陈。
冯小刚回应近期中美电影新协议称:“好莱虎来的越多,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空间就越大”。
怎样重振中国电影整体质量,这才是中国电影市场真正该直面的“好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