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湖北国资委主任杨泽柱:经营性国资应纳入国资委监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7 02:2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杨泽柱认为,不少多元化经营的国有企业要尽快分清主业和辅业,尽快地将其辅业剥离出去,以此限制国有企业涉足太广的问题。

  “我认为不存在国进民退,这种说法本身不科学,不能以所有制来定谁进谁退。”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国资委主任杨泽柱对本报记者表示。

  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湖北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631户,资产总额达到12771.68亿元,占全省工业企业的59.73%。

  杨泽柱认为,不少多元化经营的国有企业要尽快分清主业和辅业,尽快地将其辅业剥离出去,以此限制国有企业涉足太广的问题。

  同时,他建议,应尽快改变国有资产出资产人的角色分散的现状,将铁路、金融、文化和烟草等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角色统一集中到国资委下面。

  不能以政治属性来定谁进谁退

  《21世纪》:目前,对是否存在国进民退、国有企业是否存在垄断众说纷纭,作为一个主管国资的地方官员,对此您怎么看?

  杨泽柱:我认为,不存在国进民退,只能说有进有退,就是优在进,劣在退。这本身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很多竞争能力不强、安全隐患多、污染环境的企业,比如说小水电、小煤矿、小钢厂,统统都关闭了,这其中不少是民营企业,但不能因此说国进民退,即便是国有企业,该关的也要关,也要退。

  《21世纪》:您认为不能说是国进民退,那么您能说现在的局面是国进民进吗?

  杨泽柱:我认为,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要进,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其结果只是优进劣退,大进小退。从结果来看,也可能是国进民退,也可能是国退民进,这要看市场竞争。我认为,国进民退本质上不该这么说,不能以所有制来定谁进谁退。比如你看三一重工,同样很厉害,有进有退是正常的。

  国有企业应尽快剥离辅业

  《21世纪》:如何防止国有产业的行政垄断?

  杨泽柱:央企是都讲政治的,国家要明确的政策。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比如说国家发改委说要调查电信行业的垄断,那要调查到底啊。

  从反行政垄断的措施来看,国家要加强监管,明确企业的主业和辅业之分,只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要进行明文规定。第一,不让你进入辅业;第二,金融机构不给你提供贷款;第三,你进去之后,给你处罚。这就需要国家顶层设计,协调各个部门的利益。

  《21世纪》:目前,《国有资产法》一直没有出台。那么制定国资法,您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杨泽柱:国家应尽快明确国资委国有资产出资人的问题。目前,国有资产出资产人的角色分散,在国资委之外,铁路国资归铁道部管,烟草国资归国家烟草局管,文化国资归文化部管等,我认为,应该将这些分散的职责,统一到一个部门。为什么要统一?比如说,铁道部,它既是出资人,又是公共管理者,这是典型的政企不分,改革的方向是将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角色与政府公关管理的角色分开。为什么要统一到国资委?因为国资委是国务院的特设机构,它不具有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21世纪》:上面您谈了很多分散的国有资产,但是没有谈到金融国有资产的问题。

  杨泽柱:我认为,金融国有资产也应划到国资委来管。现在有人提出要成立金融国资委,但我不赞同。在现在的国资委里面,加一个金融局就可以解决。现在这些是归银监会、保监会管。我认为,以后金融的资产归国资委管,银监会和保监会他们管法律法规即可。

  《21世纪》:这样会不会导致国资委成为一个超大的机构?

  杨泽柱:这也符合大部制改革的方向,经营性的国有资产要归国资委管,非经营性的资产交由其他部门去管。现在是,一部分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比如铁路、文化、烟草和金融,这些都不归国资委管,过去说的五龙治水的现象依然没有解决。为什么金融高管的收入那么高,比普通的国有企业高好几倍?因为没人监管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