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有扶有控” 优化信贷结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7 02:52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庞东梅

  信贷结构往往直接影响经济结构。如果信贷结构失衡,很容易推动某些行业过度发展,同时一些薄弱行业更加萎缩,不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在当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如何发挥信贷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关键在于优化信贷结构。

  长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创新多种融资模式,多渠道拓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融资渠道,为缓解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优化信贷结构,要求在扶持大企业和国家重点项目的同时,还要重视扶持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薄弱环节。全国政协委员、工银国际监事长王为强告诉记者:“金融业应该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在支持大型企业和国家重点项目的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企业信贷投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帮助小企业摆脱困境,监管机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增量。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连续多年完成小企业信贷“两个不低于”的目标。支持小微企业的信贷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目前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虽有所改善,却仍未摆脱融资瓶颈。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告诉记者:“中小企业普遍感到融资难。建议能否把商业信贷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用来专项支持“三农”,小微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等特别需要扶持的行业,如果这样,他们所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

  刘永好建议国家应该对金融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的贷款,给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等金融、税收优惠政策,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认为,要通过财税政策,调动大型商业银行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积极性,通过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业税减免、所得税调减、允许中小企业融资利率浮动上限提高等举措,直接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成本和风险,提高贷款收益。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建议,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规模应定向宽松,即监管部门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监控时,应鼓励其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投入,并将小型微型企业贷款规模不计算在监控的总规模或贷存比之内。

  优化信贷结构,还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三农”信贷投入。近年来,为加强对“三农”金融服务,各家银行纷纷成立村镇银行,对改善部分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状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为本,在这一领域,信贷的支持力度仍然需要加强。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扶持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大严控“两高一剩”行业信贷投放的规模和力度。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下调,为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在全球资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我国原有的“高投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必须要转变,限制“两高一剩”的发展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下,“两高一剩”和“铁公基”的贷款呈现下降的态势,在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也认识到,当前我国改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尚需要一段较长的过程,投资在经济增长中仍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信贷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面临一些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迎难而上,继续做好信贷工作,着力落实“绿色信贷”,坚决把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挡在门外,主动从限制类产业中退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