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整合NEC 联想文化浸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0 01:01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吕静 侯雪莲

  关键问题

  面对日本市场较为封闭的问题,中国品牌如何顺利进入?公司并购后的各方整合问题如何解决?

  活力因子

  联想之前有收购IBM的经验,会对整合NEC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市场占有率快速增加,公司规模逐渐扩大从而降低了成本开支。

  联想日本公司会议室的使用率非常高,采访结束时间刚到,门外已经站满了下一轮会议的参会人员。

  201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日系企业哀鸿遍野,而日本国内最大的PC品牌NEC的营业额却逆市增长5%,利润有几千万美元,利润率高于联想全球利润的平均数。这一组数字令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颇为兴奋。在他看来,联想对NEC PC业务的收购正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以规模削减成本

  联想于2011年1月27日收购NEC PC业务。收购之前,联想在日本的业务主要来自2004年并购的IBM PC业务,并集中在商用领域,IBM当年在日本的ThinkPad全球研发中心也被保留下来。并购NEC 之前的两年,联想在日本市场占有率实现了两倍的增长,2009年是4%,2011年是8%。

  “联想与NEC公司合并最大的目的就在于加强联想在日本的市场基础。” 联想日本分公司高级总监、管理运营官留目真伸说。与NEC合并后,联想PC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是27%,是压倒性的市场第一位,第二位是富士通。

  杨元庆认为,“对NEC的并购和对IBM的并购有异曲同工之处。”并购前联想都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联想认为,在日本市场,NEC是一个接受度高的高端品牌,能够比别的品牌卖出更好的价格。之所以长期亏损,主要是成本太高,一是材料的成本高,二是自己的开销比较大。

  并购之前,NEC按照联想的要求裁减了三分之一的员工;并购后,NEC分享联想在规模采购的成本优势,在费用、人员成本等方面也进一步缩减开支,这些都对NEC改善盈利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NEC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其本土品牌形象更有利于与本土消费者交流,在研发方面可以更精准地应对日本特有客户的服务方式和流程。NEC在日本也有工厂,可以更快速地满足某一部分日本国内客户对产品定制化的要求,这是联想所不具备的。”留目真伸说。

  文化整合的深义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在总结与IBM并购经验时曾表示,“企业并购最大的困难是文化整合。”那么联想是如何将“联想之道”嫁接到NEC的文化中呢?

  文化差异必然存在。NEC是一家典型的日本企业,比如在人事方面实行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制度等等,这方面与全球化的联想公司是迥然不同的。

  据说,两家公司管理层刚开始聚到一起开会时,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来自NEC公司方面的管理层年龄偏大,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甚至60多岁,几乎没有女性。讨论的时候,NEC方面发言的人基本上地位都是相对比较高的,其他人就基本上不说话。

  而联想公司在开这样的会时,出席人基本上都是带笔记本电脑过来,发言的时候要参照些数据和资料,自己做笔记,这是比较普遍的方式。但是NEC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不带电脑过来,只带纸,用的资料也都是纸版的。

  日本的员工多数比较沉默,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联想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每次会议每个人都有事前明确讨论的方向,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反复讨论基础上形成共识,然后快速决策、付诸行动。

  对此,联想采取的办法就是多沟通,比如以召开晚餐会等形式加深理解,然后达到合并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弄清楚哪个人负责哪个方面,然后形成共识。“好在联想之前有整合IBM的经验。”留目真伸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