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资变局中企接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0 01:03 来源: 中国经营报侯雪莲
日资制造业全线亏损,中国俨然已经成为日资扭亏脱困的大本营,未来日本经济的发展注定要更多借助中国的力量。中国企业也可以在日本经济整体低迷之际,“淘”些性价比不错的产品。
首先,中国是目前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之一,内需量大,且购买力强劲,出手阔绰的中国游客已经成为全球各地争夺的目标。
在国内家电连锁业,苏宁、国美两大家电连锁巨头每年都会固定几次抛出动辄几百亿元的采购大单。多年前日资家电一向以高价示人,不肯轻易放下身段,甚至强硬抵制这种降价促销行为。如今,索尼、夏普、松下等日资品牌都已经成为主要的参与者。以2012年元旦,北京苏宁电器促销价格为例,日资彩电32英寸液晶跌破1700元,40英寸LED跌至2199元,46英寸LED则达到3299元,价格与国产品牌相差无几。
为何日资品牌如此配合?某日资品牌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国美、苏宁的采购大单一签订就意味着销售达成,在本土亏损的日资品牌需要以此来提升该企业在全球的整体业绩。毕竟,如此大需求的市场在全球并不多见。
其次,日资面临产业重组、剥离资产,谁来接盘?中国企业或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中日两国消费电子产业布局比较类似,很多技术最早都是从日本引进的。如今,日本许多大企业如松下、日立、富士通等都在向能源领域或者大型系统技术服务商转型,剥离一部分不甚盈利的资产成为一种趋势。
海尔收购三洋、联想收购NEC PC业务、以及苏宁收购LAOX家电连锁公司都属于这种类型。而且从中资品牌的角度看,收益也不小,不仅可以顺利进入一向较为封闭的日本甚至国际市场,更能分享到在国际化方面先行一步的日本同行的经验。
收购三洋后,海尔在日本大阪成立“海尔亚洲国际株式会社”,作为其在亚洲地区的总部,负责在日本和亚洲地区的白色家电开发、制造和销售。同时,原“三洋AQUA株式会社”正式更名为“海尔AQUA销售株式会社”,全面负责海尔集团在日本新品牌“AQUA”的销售。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表示:“之所以将海尔的亚洲总部设在日本,是希望能充分结合日本的优势资源与海尔的战略思想。”
此外,在生产、技术与销售方面的合作,中日企业也能相得益彰。
受制于日本本地产能限制,2009年日本大金空调与格力电器共同投资9.1亿元人民币建立两家由格力控股的合资公司,大金委托格力生产面向日本市场之外的变频家用空调。“通过这次合作,格力获得了大金在空调领域的核心技术,这是个很大的收获。”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表示。同时,格力的产品以大金的“名义”走向国际,也意味着“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已经能够与世界空调的最高水准比肩。
在销售方面,日资企业则渐渐将主动权交与国内家电连锁巨头。2012年1月,由三菱重工控股、苏宁电器参股共同组建的三菱重工家用空调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合资公司主要负责三菱重工家用空调机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售及售后服务。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认为,日资品牌进入中国,在销售和服务方面能力表现不足,与家电卖场进行专业化的合作是一种最为现实的选择。
如今,绝大多数日资品牌都在中国拥有合资工厂,在内地代工的也屡见不鲜。日本家电卖场销售的家电产品,相当一部分产自中国。“因为中国制造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了。”东芝中国总代表桐山辉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两会期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日本、欧美企业退出电子消费行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日本企业在全球各主要国家都有市场,随着日系企业在一些产业领域的调整与退出,中国企业和韩国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中国企业在国内的盈利能力并不差,但在国外很难赚到钱,相比之下,韩国企业在海外的竞争优势更强。中国企业应该抓住机会,找出一条全球化的突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