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华夏全员降薪 基金业过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0 01:03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夏欣

  华夏基金降薪的消息似投下的一颗炸弹瞬间引爆整个基金行业。

  3月7日,华夏基金内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证实,从这个月开始,公司全员降薪,降薪范围包括固定加浮动,而非此前盛传的固定部分。“员工降15%~20%,高管普降20%。”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广深等地的基金公司已经开始着手调整薪酬结构。业内人士分析,华夏此番大幅降薪举动有可能向整个行业蔓延。基金业的“冬天”或才刚刚开始。

  降薪总动员

  两周前,华夏基金高管向全体员工通报了降薪一事,且责令各部门开会,传达精神,做通工作,安抚士气。由于事先有吹风,因此,多数员工表示理解。

  来自股东方的压力是降薪的主导因素。“停滞两年的股权问题解决后,新进入的股东全都是财务投资者,因此,有利润要求也在情理之中。”某业内人士分析。

  2011年,中信证券将华夏基金51%股权分别转让给五家公司:分别是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农村经济开发投资公司、加拿大鲍尔集团、无锡市国联发展有限公司和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其次,由于股权问题困扰,导致华夏新产品发行一直被暂停,虽仍保持行业第一的地位,但其资产规模已经有所减少。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统计数据,2011年,华夏基金规模缩水超过200亿元,是资产管理规模缩水最多的公司之一。此外,因市场行情不好导致基金业绩下滑,也使华夏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股东压力只是一方面,降薪也是公司本着对投资者负责任的态度,与投资者共度寒冬。”华夏内部人士向记者强调。

  由于过往投资业绩以及强大的品牌优势,华夏要想做大规模似乎“易如反掌”,只需打开多只限购产品,多发新产品。然而,华夏基金回复本报记者称,“近斯对发行新产品将持谨慎态度,不会为了增加管理费收入而贸然行事,一切本着为投资者的信任奉献回报。”据悉,目前华夏基金申报的只有华夏香港恒生指数基金(QDII)一只产品。

  按照2010年6.32亿元职工成本,以及15%~20%的下调标准计算,仅此一项至少可为华夏基金节省近一亿元。

  红包缩水:分批发、缓发、不发

  除了降薪,年终奖的发放悬念也令华夏基金员工小张极度郁闷。“到现在为止,没人说不发,也没有说发,年终奖没有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个别基金公司发了一部分,多数基金公司的年终资金至今都没有发。而且,今年红包缩水已经在大家意料之中。一些已经提前发年终奖的小基金公司,相比往年,其发放数额较小,也就是月工资的1~3倍。

  “一般3月份开董事会,讨论年终奖的发放额度,因此,真正拿到手延后一两个月也属正常。”上述基金业人士称:年终奖分批发或者缓发也是为了抑制员工频繁跳槽。

  事实上,靠规模提取管理费的公募基金,因规模缩水、发行成本抬高、基金业绩下滑等因素影响,降薪成为很多基金公司董事会共同的选择。

  另据记者了解,今年基金行业年终奖很有可能普遍缩水,这对于员工来说,相当于变相降薪。从公募基金薪酬结构分析,年终奖在基金公司人员薪酬中是最重要的,尤其浮动部分占比较高的投研部门以及销售部门。

  按照基金业的惯例,年终奖往往与员工过去一年的表现挂钩,表现优越的可以获得12个月或者更高的年终奖,而表现不佳的员工有可能只能拿到象征性的奖金。所不同的是,年终奖占全部工资的比例,基金公司之间的差别非常之大。

  华夏基金此次降薪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虽出乎行业预料,但并不是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广深等地的基金公司已经开始着手调整薪酬结构,固定部分变化不大,提高的是浮动比例。而且,从严业绩考核制度,加大业绩与薪资挂钩比例,其结果是收入或多或少有所下调。

  业内人士预计,华夏降薪的影响也将从大公司向中小型基金公司传导。

  基金业调整过冬

  目前,基金管理费收入是基金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专户、RQFII等其他多元化业务的另一条腿还没有长成之前,准备过冬是基金公司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除了降薪压缩开支以外,华夏公司2012年的整体预算也比之前减少很多,“尤其是经营性费用一块,至少被砍掉了三成以上。”华夏基金内部人士表示,管理层欲多方节流。

  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华夏并非个案。2011年,二级市场的暴跌导致公募基金管理规模降至2.19万亿元,蒸发3000亿元,缩水幅度超过10%。

  参股基金公司的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数据可以佐证。首个披露年报的东北证券年报显示,其参股的银华基金和控股的东方基金在2011年度经营情况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导致东北证券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缩水一半。2011年,银华基金、东方基金公司净利润率同比大幅缩水,东方基金甚至由盈利转为亏损,亏损了11845488.99元。

  不过,基金业自降年薪并未引来业内人士的喝彩。“降薪节流,只是帮助基金公司度过严冬的手段,但却不解决本质问题”,好买基金分析师曾令华表示,“最关键的,还是能不能为投资者赚到钱,毕竟基金还是要靠业绩说话。”在曾令华看来,行业的现实、竞争的压力会让基金公司越来越回归本原——做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

  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管理费收入,令基民对基金公司长期怨声载道。2011年,基金全行业亏损高达5000.25亿元,然而其管理费收入预计将在2010年302亿元的基础上有增无减。

  记者发现,渠道营销维护费用的上涨,市场发行压力等现实情况,使多数基金公司有了一些改变——不刻意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管理收入而密集报批新基金,已经开始转向考虑客户利益与客户需求。

  “我们要考虑这个产品是不是客户所需要,目前发行时点是否合适,能否为客户赚到钱等等。”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称:在确定目标客户的基础上,要做区别化的产品,不能像以前一样一味地追逐规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