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大会堂遭遇“质量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3 08:02 来源: 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陈昌成

   让河北省政协主席付志方感到尴尬的一幕,竟然发生在人大召开的第一天。

   3月5日早8点左右,等待入场的付志方正准备从湿巾盒中抽出一张,却发现无论是“摁”还是“抠”,都无法让湿巾盒开口。

   而记者和付志方随行人员轮番上阵,也对顽固的湿巾盒子无计可施。湿巾盒的按钮最终折了也没能吐出一张湿巾。

   连进入大会堂的产品都出现了质量瑕疵让付志方颇感意外和无奈。

   自然,这只是一个小故事,还算不上质量事故。不过,我国的质量安全却形势严峻,去年质检全系统查处的质量违法案件多达11.14万件。

   这也引起了两会代表和委员的持续关注。

  制造大国需要转身

   两会前夕,上海有色网对30家铜产业企业电话采访后发现,尽管绝大多数企业家不可能亲历两会现场,但对两会仍十分关注,期待更多关于产品质量的议案、提案。

   实际上,历届两会代表和委员已经开始密切关注质量问题。5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葛志荣提交的提案就没有远离质量话题。

   2008年,葛志荣提出质量工作要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好技术支撑服务。如今,国家级检测技术机构近800家,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

   2009年,葛志荣提出要加快制定与《食品安全法》配套的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11年9月,《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公布,并在今年两会前的3月1日正式实施。

   2010年、2011年,他分别就明确地方政府对质量安全负总责、国家尽快制定实施未来10年《质量发展纲要》、将质量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内容提出提案建议。今年2月6日,《质量发展纲要》颁布实施,这些内容全部囊括其中。

   “今年,我的提案也都和质量工作密切相关。”葛志荣介绍,比如,加快修订《国境卫生检疫法》、设立“中国质量奖”,是涉及国家层面的提案;而信息安全标准和认证认可体系、有机产品认证监管,则是针对质量工作提出的具体抓手建议。

   和葛志荣一样,全国政协委员刘汉元、徐晓兰等继去年之后再次提出“质量强国战略应成为13亿人的国家战略”。

   刘汉元表示,全国一些地区的建材、建设、装修等,三天修、两天拆、天天补,既有纯粹的产品质量问题,也有掺假使假的社会诚信问题,这既是对生命、对别人劳动、对自我价值的不尊重,更是对社会成本和资源的不尊重。“我们必须提高全民质量观念和意识,真正让建设的每座桥梁、每间房屋、每条道路,让消耗的每分财富、每滴能源、每块GDP,在足够长时间内产生足够价值、带来足够回报,真正为人民、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服好务。”

   刘汉元建议,把质量强国作为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国家战略来实施,同时抓紧颁布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等,设立“国家质量奖”,从国家层面去引导、强化、动员全社会以世界先进质量水平为目标,加快提升我国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使我国产品、产业和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具备更强优势,推动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品种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将进一步加快。”刘汉元表示,我国产品必须以质量赢得市场、以质量占有市场,营造良好品牌形象,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我国出口的战略转型。

  让肇事者倾家荡产

   消费者正在面临不敢消费的困境。还有什么产品和食品是值得信赖的?

   据统计,中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大约40多万家,但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仅为12万家左右。面对当前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碎片化”、部门间联动脱钩缺乏有效整合的问题。

   江苏省盐城市疾控中心主任沈进进代表建议,在有效整合监管力量同时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能够通过第三方监测,有效提高、整合食品卫生的检测能力,对目前存在的多部门分段的管理造成的空白、边界不清,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改观;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强化经营者、生产者责任的意识。”

   对于出现的产品质量,尤其是食品质量采取高压态势已经得到各界的认同。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麻建国说,对于食品安全的肇事者要重罚:“没有严格的处罚措施,你就靠罚他几万元、最多几十万元,你根本不会对他起到警示作用,要罚就罚他倾家荡产。”

   专家表示,企业是质量进步的生力军,也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引导企业走质量强企之路,不仅需要鼓励企业真正抓管理、创品牌,负责任、守诚信,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也要发挥主导作用坚持“打、治、建”相结合,打击严重质量违法行为,治理一般质量问题,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恒顺集团董事长叶有伟表示,当前食品安全之所以形势严峻,行业准入门槛过低是一个重要原因,食品行业的相关标准亟待建立:“制定一些基本的标准,很多企业考虑到成本生产过程中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一些的标准去进行操作,加强立法,大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