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代表热议养老问题:“未富先老”亟待战略应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3 10:12 来源: 中国财经报

  本报记者 李继学

  中国财经报网 2012-03-13 07:52:41

  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21亿人,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在今年两会上,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代表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纷纷建议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应对。

  “对养老问题,社会关注度不够,养老机构不够,整个产业没有发展起来。”苏道俨代表呼吁全社会关注老年产业的发展。

  张行湘代表建议,要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一是提高关注老年人的社会认识,关注老龄化发展趋势,尽快解决老龄化社会出现的新问题;二是转变传统养老观念,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全民大力支持的全新养老体系;三是集中解决老龄化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积极推动社会养老机构不足、经费投入有限、养老公共设施严重短缺、农村老人养老等问题的有效解决;四是尽快出台符合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的法律法规,为老龄工作提供法制保证。

  索连生代表就发展老龄事业、保障老年人权益提出五点建议:第一,明确政府的主导责任,完善老年人服务体系规划实施保障,建立健全政府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第二,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养老金科学合理的调整机制、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第三,建立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强政府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和鼓励,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综合水平,引导、扶持和规范社会养老企业、社会服务企业和中介组织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第四,规范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水平。积极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开展社会养老服务,在用地供应、税收、公用事业收费等方面加大优惠力度,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第五,建议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在修改时考虑和吸收上述具体建议。

  曹莉莉代表建议,应继续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建立养老服务资金保障制度,将发展养老服务的经费列入专项财政预算。在西部地区搞试点,推出优惠政策,吸引社会的捐助和公益慈善组织多渠道投资养老服务业;政府牵头,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机制,规范养老服务标准,选择有信誉的企业进入社区养老服务行业,同时对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及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依托社区平台,由政府出资购买岗位,辅以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在街道或社区建立一支养老服务队伍。同时,完善社区设施,建设养老服务中心,拓展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种类。

  张素荣代表说,家庭养老服务是城乡居民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是发展小微企业的重要平台,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建议国家出台更加有力的支持政策,使家庭养老服务进入大发展、快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

  沈丽荣代表说,居家养老应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建议将配备专业软硬件服务设施的老年人住宅社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保障房建设规划当中,按照不同层次需求分类建设,使各类老年人群体都能享受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

  陈吉学代表建议,要支持有条件的城乡社区成立老人互助协会,建立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乡镇福利院增加设施开展为留守老人提供代养、寄养等服务试点。

  叶惠贤、朱国萍、朱志远等代表说,老年护理保障制度缺失是当前社会养老体系中一个突出矛盾,要抓紧建立相关制度。建议国家充分挖掘各方资源,为失能老人提供医疗、养老设施等方面的保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