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成本“三高”:小微企业不可承受之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4 01:0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多年上不了排行榜的“小微企业”今年终于挤进了“两会热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罕见地被提及8次之多。

  跑贷款、要政策、报审批三关,使本来“就差钱”的小微企业,还得承受不能承受的“公关成本”之重。围绕如何破解融资成本、审批成本、项目成本“三高”现象,代表委员“寻病根、下药方”。

  谈及这一贷款潜规则,一家纺织行业的总经理朱国棋算了一笔账,去年他向一家银行申请100万元贷款,银行要求1:1存贷比,能拿到的贷款额度还剩50万元;再加上请客吃饭、送礼、购买理财产品,最终到手的贷款不足40万元,“能贷到款已经谢天谢地了,企业小,往往只能任由宰割。”

  “现在不缺扶持政策,可很多政策看得见摸不着。”浙江远创圣诞公司总经理周爱玲说,“结果政策成了‘毛毛雨’,让人空欢喜,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政策冷漠症’。”

  “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一样,要求落实政策的审批成本也高。”东莞兴业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廖石文举例说,申请高新技术型企业认证以获得税收优惠、争取中央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和地方专项扶持资金支持,要得到这些“真实惠”的政策也需要“公关”。此前,北京市社科院调查发现,小微企业每年要花掉收入的5%用于政府公关。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亿达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秉记说,与地方政府争着抢着拉国企、央企落户相反的是,小微企业想获得项目、解决土地等发展问题,不得不到处“求爷爷拜奶奶”,这就是项目成本高。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发布的一份融资报告显示,政府在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外部配套服务方面过分强调本部分利益。银行发放一笔贷款,在办理抵押、登记、评估时要涉及土地、房产、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等待时间长,费用高,会出现重复收费的现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