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年内出台 着力点或在初次分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5 22:47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孙秀红

   期盼多年的收入分配改革终于有了明确时间表。在14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表示,本届政府要在最后一年做几件困难的事情,排在首位的就是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现在社会分配不公引起了群众的不满,我们必须继续推进促进社会公平的各项工作。”温家宝说。

   “收入分配的深层次问题是初次分配的不公,这是起点上的不公平;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再分配。两方面同时入手,有望调节收入分配差距。”15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爽表示,根据温总理答记者问,年内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能涉及收入分配的深层次问题。

  分配公平首先是起点公平

   有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从2004年启动至今已历时8年,但方案一直没有亮相,而这却是近年来“两会”上的热点。

   “方案一直没有正式出台,是因为难度很大,涉及许多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李爽说,发改委制定的方案已经几易其稿,因为这是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和变革,要兼顾各方合理诉求,需要更多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

   保证收入分配公平毫无疑问是改革的最终目的,但什么是公平,如何才能公平呢?

   李爽认为,尊重市场规律是最大的公平。但现在初次收入分配不公,不同的行业、地区差距巨大,备受诟病的垄断企业和相关利益群体的灰色收入在推高着这种差距。如石油、电力、烟草等行业,职工数占全国职工数不到8%,其人员工资却占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60%左右。

   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限制高收入者的收入,还要保证就业机会的公平,尤其是比较好的就业岗位,而后者是决定收入公平的基础。现实中,就业、用人存在的问题是导致不公平的因素之一。

   同时,不同的企业、地区在投资、信贷、财政政策支持上的不同,在资源使用和生产资料的分配上不同,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赢利水平,从而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入分配。这也是起点上的不公平。

   因此,要改革初次分配制度,就涉及许多制度性的问题,如就业、投资、信贷、资源等等。

   对年内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能否考虑诸多制度性问题,李爽直言,改革的难度很大,会涉及工资制度改革。

   2月份国务院批转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深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控,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形成正常工资增长机制。

   “在分配差距持续拉大的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是通过工资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这种差距。”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导报特约评论员张翼对导报记者表示,企业应制定利润增长与工资同步增长规划,至少与当地GDP增速同步。

  “调低降高”要科学合理

  温家宝指出,要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首先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使城乡居民的收入能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另外,要保护合法收入和取缔非法收入。

  提高中等收入比重,形成“橄榄型”的分配格局,是改革所期望的。李爽认为,温总理为调解收入分配差距指出了路径,但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首先厘清中等收入的标准,明确高收入者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能否大幅提高等问题,才能科学合理地推动收入分配改革。

  “对垄断行业的高收入,要关注的是合理与否,而不是只关注高不高。”李爽说,在目前的国情下,考虑国家经济安全,许多国有大型企业掌控着某些重要行业,不可能完全放开。

   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将行政垄断收入控制在合理区间,需要研究。有的垄断行业也是靠经营者的拼搏努力才快速发展的,因而不能盲目地“一刀切”。

   她举例说,现在许多股份制银行的高管收入也很高,堪比国有银行,如果“一刀切”地降低国有银行高管层的收入,可能会降低他们的积极性和银行的竞争力。而且,垄断行业间以及垄断行业内部的收入也不完全一样,所以,公平分配不一定非要把高收入者打下去,“要尊重市场规则,实事求是。”

   同样的,在收入分配改革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中,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不能“一刀切”地要求所有地方政府都执行。

   李爽说,有的地方每年都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却没有征询企业的意见。她在调研中发现,有的中小企业因为地方政府大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而压力骤增,为了不违法,无奈通过裁员来提高工资,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她认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应当兼顾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承受力。”

  二次分配,社会保障最重要

   除了直接的工资性收入,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被认为有助于公平分配,有助于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不属于分配范畴,但可以支补收。”李爽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让更多的公民有尊严地生活,尤其是教育、医疗。不少家庭因病致贫,有的困难家庭教育支出占了大部分费用,以公共支出补家庭收入是间接的再分配,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弥补因不合理收入差距引起的生活水平的差距,缓解社会矛盾。

   在李爽看来,在二次分配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最重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可以让消费者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可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作用明显。政府要做的,不仅是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

   “政府会加大投入力度,企业也会加大投入,而且步伐会加快。这是二次分配的重中之重。”李爽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