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水高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6 01:3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嵇晨
投行高盛前高管撰文指责高盛“唯利是图”引发市场认同
在为高盛(Goldman Sachs)奉献了12年青春后,格雷戈·史密斯(Greg Smith)选择在离开的那天朝老东家背后“捅刀”。
周三晚间,这位高盛前高管在《纽约时报》撰文批判公司道德沦丧,炮轰高盛企业文化“有毒”、“有破坏性”,义愤填膺宣布辞职。
高盛方面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提供了高盛的回应,但拒绝披露更多关于史密斯职业背景和投资记录的信息。
这名乒乓球高手离职的具体原因目前依然是谜。
跃上道德高地的史密斯得到了众多高盛客户的呼应,但并非所有人都仰视他。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驻纽约投行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史密斯叫板高盛的背后,不排除笼络市场投资人的动机,“对他来说,只要拿到资金,甚至可以马上做自己的私募基金。”
这不是以高盛为代表的华尔街大佬第一次卷入口水旋涡。
吐槽
《我为什么离开高盛?》,史密斯这篇超过5000字的吐槽长文以专栏的形式刊登于《纽约时报》的评论版。
公开资料显示,他曾是高盛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美股衍生品业务的负责人,高盛在其反驳回应中称,史密斯的抬头是副总裁。
这份回应由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芬(Lloyd C. Blankfein)和首席运营官盖瑞·柯恩(Gary D. Cohn)以内部邮件的形式发给3万多名员工。
回应称,高盛有近12000名副总裁,由此定性史密斯的观点为“个别人对现状不满”。
史密斯并不那么认为,他觉得自己很优秀。
当初从南非到斯坦福大学求学,他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作为南非乒乓球国家队前队长,还在以色列马卡比运动会上获得乒乓球比赛铜牌。
“我有幸成为全球两大对冲基金、美国五大资产经理,(在)中东及亚洲的三个最具影响力的主权财富基金担任咨询顾问。”史密斯在文中称,他的客户总资产基础超过1万亿美元。
史密斯2001年加入高盛后在纽约办公室一干就是10年,其间,从2005年~2010年,史密斯开始涉足衍生品销售领域,包括资产管理、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和对冲基金等业务。
“简单地说,高盛现在的运行模式和赚钱理念已经把客户利益放在了次要位置。”他表示,“但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投行之一,而且和全球金融业的关联性太高,高盛不可以这么做。”
史密斯眼中的高盛和自己当初大学毕业入职时的那个高盛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现在我已经不能再问心无愧地对此表示同意”。
这是一场有来有回的笔仗,互搏之精彩有如一场乒乓球赛。
上述公开叫板在《纽约时报》第27版出街几小时后,高盛在其网站“头版头条”发布回应。
“每个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想法,但遗憾的是,个别人对高盛的想法通过报章放大了,其影响超过了你们给予公司的常规、详细和集中的反馈,也超过了通过第三方对工作环境状况的独立、公开的调研的影响。”这份夹杂着大量第二人称的回应蒸腾着“单挑”的怒火。
显然,这封没有事先打招呼的公开炮轰信触怒了高盛高层。
争议
史密斯不满的核心直指高盛“嗜血”。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客户提供有利投资建议为荣,即便有时候这意味着高盛能从中得到的利润会相对减少,但这个观点在高盛越来越少得到拥护,(这)也是我现在决定离开高盛的另一个原因。”他还曝光,高盛一些高管对于客户的收益丝毫不在意。
虽然史密斯通篇未举出高盛坑人的具体例子以佐证其对“唯利是图”企业文化的批判,但并不影响此文引发美国投资金融界的震动和全球媒体的热议。
通过《纽约时报》这个载体,史密斯把“客户利益”和“高盛利益”这一难以调和的永恒矛盾摆上了台面。
“感谢格雷戈能说出这些。从2006年开始,我就成为高盛的客户,但近年来一直想把钱拿回来未果。”一名来自英国伯明翰的投资人在史密斯专栏文章的评论中发言支持他,受到了超过1000名网友的推荐。
“我的资金被配置在权益基金,收益一直落后于市场上同类投资,但高盛一直在赚我的管理费,因为这些投资存在8至10年的期限,所以现在我还不能拿回钱,除非我愿意承担巨大的‘割肉’损失。”这名投资者说。
高盛2011年财报显示,当年佣金和各项管理费的收入超过37亿美元,占整个288亿美元营收的比例超过一成。
美国一家对冲基金经理惠特尼·提尔森(Whitney Tilson)公开站在高盛这边,“作为高盛的机构客户,我们得到的服务和体验基本上都比较积极正面,大部分我们打过交道的高盛员工都非常有天赋,有良好的高等教育,而且从来没有感觉到他们在占我们便宜。”
如果史密斯愿意在《纽约时报》长设专栏的话,读者一定在期待2.0版——他们想知道史密斯为何与高盛分手,仅仅是因为道不同便不相与谋。
“不清楚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但从毫不客气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他已经不在乎得罪高盛了。”上述投行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不排除史密斯已经在高盛赚足了“荷包”。
这名人士认为,这种常见的“反高盛”、“反华尔街”的卫道士情绪,完全可能赢得部分市场投资人的认同,“对他来说,只要拿到资金,甚至可以马上做自己的私募基金。”
溯源
如果史密斯没有离开,谁能保证他不会成为下一个奎库·阿多博利(Kweku Adoboli)。
2011年9月,瑞银交易员阿多博利被英国警方提出指控,罪名为滥用职权从事欺诈和伪造账目。
作为一名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交易员,阿多博利擅长的也是金融衍生品交易,曾供职于瑞银的“德尔塔1”,这一部门主要帮助客户对一篮子证券进行投机或风险对冲,同时也涉及银行的自营交易,在其衍生工具包中包括ETF、互换交易及期货等。
根据摩根大通的估算,高盛拥有的“德尔塔1”业务规模相对较大,2011年收入可能达到12亿美元。瑞银丑闻曝光后,高盛当即表态将关闭旗下著名的对冲基金全球Alpha基金(Global Alpha Fund)。
事实上,无论是回头追溯4年前美国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还是讨伐美国资本市场过度杠杆的孵化者,屹立在华尔街的高盛始终处于风暴眼中被诟病,有评论认为是“高盛嫉妒”,也有人说是“高盛阴谋论”。
2010年,一份美国参议院调查文件显示,高盛集团在次贷危机中,靠做空美国房地产市场大赚一笔,并涉嫌相关金融产品交易欺诈,当时调查委员会主席指控“高盛和其他投行绝不仅仅是撮合交易的做市商,而是自私自利地推高风险,进行复杂的金融交易,触发危机”,当时高盛一干高管被要求去国会作证,最终以认罚5.5亿美元平息纠纷。
公开信息显示,从1999年至2010年,高盛集团的平均年股权收益率达到20.2%,而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等市场同业的平均收益数值仅12.2%。
“站在机构角度,高盛利用专业优势最大限度地赚得市场利润并没有明显错误,这也是投资人希望成为高盛客户的根本目的。”一名市场人士表示,“但反过来说,这也构成了社会财富结构中少数人和多数人的利益冲突,这不仅只发生在华尔街,也不仅仅是高盛,监管者能够做到的,就是利用法规去平衡和控制,避免机构过于贪婪导致金融危机重现。”
从2011年开始,华尔街已经纷纷议论在美国金融法案改革中提到的“沃尔克法则”(Volcker Rule),其核心是禁止金融系统的自营交易,也就是说禁止银行用自有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风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