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死亡剪刀背后的博弈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9 02:24 来源: 北京晨报

  近日在网络上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情侣,他们高中开始相识,彼此相爱,之后一同去美国读大学。不料当地城市有一个杀人狂,专杀恋人,他们成为杀人狂的牺牲品,杀人狂告诉情侣生还的唯一办法是进行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胜者可以活下来。情侣双方决定一起去死,相约共同出石头,但最后女孩却被杀了,因为男孩出了剪刀,女孩出了布。”由于这个故事并没有标题,姑且称之为“死亡剪刀”。

  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想必在这里无须赘述。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是因为这个故事的结局,有太多的解释。一种比较悲情的解释认为,男孩为了救女孩而选择自我牺牲,所以出剪刀,而女孩自私为了活命而选择出布,不料却害死自己;一种比较感人的解释认为,女孩更爱男孩也更了解他,知道男孩爱自己会选择出剪刀,所以她也选择牺牲自己,故意出布;还有一种比较邪恶的解释认为,男孩知道女孩为了活命一定会出布,而他也为了活命,故意违约出剪刀。

  有人认为,对于“死亡剪刀”的三种解释就是经济学中博弈论概念的经典写照。所谓博弈论,就是各行动方,也可以说是局中人,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必须将他人的决策纳入自己的决策考虑之中,当然也需要把别人对于自己的考虑也纳入到考虑之中……如此迭代考虑情形进行决策,最终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战略。

  我们从故事中可以看出,既然双方都选择了违约不出石头,那么自然是各自有各自的理由,从分析方法上,充满博弈论的味道。

  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往往是要进行多次博弈的,因为只有多次博弈,局中人才能对博弈对方有所了解,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但是在“死亡剪刀”故事中,情侣双方只有一次博弈机会。

  假设按照第二种解释,双方相爱,都想自己死而保全对方。女孩知道男孩会选择牺牲自己,男孩也应该想到女孩会选择牺牲自己,从而再次在脑子里修改既定的策略,不过,双方如此循环往复,到最后还是会无解。谁输谁赢,只在于谁多算或少算了一步,而这样的策略,从数学上看,几乎等同于随机概率,胜负的结果都是50%。

  如此看来,假设当事者拥有博弈论式的思维,那么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都是悲剧。因为当感性与理性纠缠不清的时候,对于活下来的人而言,他永远都不知道对方是为爱献身还是苟且偷生,而自责与怀疑将伴他一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