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借道外资银行能否曲线回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2 15:55 来源: 《浙商》

  理论上看,借道外资银行,曲线进入国内金融业有据可循,条件也都具备,然而实际操作上是否可行呢?

  文 │ 本刊记者  沈晓琳

  围绕温州商人林春平的话题还在持续。除了因入主美国大西洋银行一事,使他成为中国内地商人控股外资银行的第一人,引发热议的还有他在收购后说的一句话,“三五年内,我肯定会在国内金融业插一手”。

  对林而言,温州即将成为国家级金融改革试点城市,放开外资银行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在家乡设立大西洋银行的分支银行,从而进入金融业也并非不可能。他脸色潮红,被几十家媒体追问得意气奋发。

  “温州人一直有种情结,想从企业家转变成金融家,但在国内进入银行业很难。”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说。“林春平去国外买银行,是想通过外资银行曲线进入中国。”

  放开外资银行进入有据可循

  “相比国内的无门而入,受制于WTO规则对金融市场开放的要求,外资银行的准入毕竟有据可循。”周德文说。

  早在2006年12月11日,随着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银监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生效,标志着中国正式全面开放银行业。根据《实施细则》,在中国设立的外资独资银行、合资银行注册资本至少为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营运资金至少为1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

  而对于想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细则》要求必须转制为在中国注册的法人银行,相应的,注册资本和营运资金的要求更高。除此之外,还有两条硬杠:在中国开业三年以上;申请前两年连续盈利。

  目前看来,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有四种形式:成立外资独资银行;中国开办独立的分支机构;与中方合资建立新的银行;购买并持有中国国内银行机构的股份。2005年金融市场刚开放时,外资银行多数以入股中资银行为进入中国的首选方式。“近年来,出于扩大业务范围的需求,则更倾向于开办分支银行或者成立外资独资银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调查报告》显示。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目的无非是眼瞅中国的金融行业赚得盆满钵满。”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邱世枝说,“但是就现有的规则来看,美国和欧洲地区的境外银行进入中国的成本太高,还是很难。”

  港澳台银行在大陆设分行门槛较低

  邱世枝对于“民资借道外资银行回国”的说法并不陌生。事实上,发生在2010年轰动两岸的温州参股台湾银行考察一事,他就是当时的考察团成员之一。邱世枝说,选择台湾为目的地的原因是,2009年4月两岸签署了《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

  邱专攻商务诉讼,他熟悉各地区之间的金融交易规则。在他看来,如果WTO是金融市场的入场券,那么ECFA就是开辟给台湾的绿色通道。“香港、台湾和大陆都分别签有经济合作协议,所以当地银行到内地设立分支机构更优惠。”

  参照ECFA的内容:符合条件的台资银行可在大陆设立分行,设立满一年且盈利的,即可申请开展大陆台资企业人民币业务。“两岸之间的金融业务会越来越频繁,如此一来,我们就能顺利依托投资台湾银行业的同时再借道返航大陆投资金融业的思路上去。”邱世枝说。

  倾斜的政策还可以列举。根据《CEPA(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补充协议六附件》,2009年10月1日起,港澳银行到内地设立分行的要求降为,“申请前一年年末总资产不少于60亿美元”。而同一时间,外资银行的门槛仍设在200亿美元。   

  能够看出,厚此薄彼的用意颇为明显。CEPA第六份补充协议再次向香港开放金融服务业时——“香港的银行可在广东省内设立异地支行,每家支行营运资金起点仅1000万元人民币。”香港政府发言人表示,异地支行是广东先行先试的做法,对香港银行而言属一大优惠,“这项措施连内地银行都未能享受,内地仍需按‘先分行、后支行’的模式铺设网点”。

  实际操作仍需时间

  理论上看,“借道投资境外银行返航大陆”的条件都已具备,实际操作上是否可行呢?邱世枝直言短期内几无可能,因为有一道弹簧门存在于法律条文中,“不管是新旧‘36’条,还是1995年出台的《商业银行法》,都声明放开民资进入金融服务机构,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应接受银监会的审查批准’。”

  邱世枝说考察团最终没有和台湾方面谈成,原因是双方在入股价格上存在分歧。“因为台湾银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很多银行都亏本了,你要考虑把壳买来后能否运营得好。”

  而将于今年6月在香港成立香港汇联斯里兰卡银行的浙江人尉国君,对此体会得更为深刻,他说,“即使(金融市场)今天开放了,我们也不一定能做好。”内在原因是,民资可以进入的大多是小银行,而这些银行没有好的风控体系,坏账率没法解决。更重要的是,国内市场化利率还没有放开,银行之间的竞争只能在服务上体现。“而小银行的网点数量难以抗衡商业银行,很难吸引人来存款。”

  “放开了那么多年,你看真正能进来的还都是花旗、汇丰这些大银行。”邱世枝说。

  事实上,在林春平之前,既有谋划在意大利开银行的徐伟春,也有意欲收购瑞士银行的黄学胜。而且早在2006年,已有温州资本拟利用回流侨资开办“华侨银行”的提法。2010年8月,“新36条”发布后的3个月,温州华商会会长、浙江努奥罗散热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华和温州侨商协会会长、浙江康尔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翁银巧联合申请,再次向国务院提交《关于要求设立温州华侨银行的报告》。

  亲历过程的周德文告诉《浙商》记者,2011年10月下旬,他们接到国务院对申请的答复:驳回。“没有说明驳回理由。”周德文说,“问题不是门槛高,管理部门根本不告诉我们门槛到底在哪里,哪个条件不符合我们也不知道。就是不让我们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