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商务部促消费政策落实难 部委间现分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4 08:32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见习记者 福蒙蒙 北京报道

  尴尬商务部:扩消费有心无力?

  随着商务部的一次次表态,促消费政策也似乎迫在眉睫。

  3月21日,商务部研究院发布《2012年消费市场发展报告》称,今年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将首超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从具体领域来看,继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后,家具或将成为商务部下一个扩大内需政策的支持重点。

  在今年房地产市场显而易见的不景气背景下,商务部试图以家具、建筑行业作为刺激消费的新支撑,但这在很多专家看来难度很大。

  事实上,商务部近两年为刺激内需提出了大量政策建议,但其中很多建议都无疾而终,比如奢侈品降税等等。“这些政策不是商务部自己能决定的,很多方面需要财政部、海关总署、发改委等部门点头才可以,有时一个政策需要多个部门协商才可以出台。”对于商务部诸多政策难产的原因,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马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刺激政策疾行

  商务部多次高调表示,今年消费将成为全新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最近的一次表态来自于商务部研究院的上述调研报告。

  “2012年,全国将新开工建设保障房700万套。其中,400万套将在年底建成,为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消费提供稳定的需求支撑。”报告的主撰写人、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院副主任赵萍表示,尚未限购的二三线城市住房的刚性需求也将带动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消费规模增长潜力的逐步释放。预计2012年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消费增长将达30%左右,成为消费增长的新亮点。

  赵萍的依据是,去年,在严格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下,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消费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

  尽管商务部研究院言之凿凿,但却有专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居民收入增幅低于GDP增幅、收入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情况下,不能轻言消费成为经济第一拉动力。

  “第一次听到这个结论应该说是挺振奋的,但是我个人观点还是很谨慎。”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政策落实难

  专家的质疑不无道理。

  去年底,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到期,而“家电下乡”也将在今年年底前逐步退出,不再延续。商务部也多次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新的促消费政策。在年初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称,新的消费促进政策有望在商务工作会议上公布。而后沈丹阳又在2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促消费政策的制定不是商务部一个部门的事,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加紧制定。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新的促消费政策。从去年底第一次说“正在研究”到最近一次如此表示,已经过去3个月的时间。

  新的促消费政策何时出台?各大媒体“预计”的时间也随着商务部的“失信”而一再推迟: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初,又从3月份到4月份。连沈丹阳也在例行发布会上无奈地表示:“每次开会大家都要问我这个政策什么时候出来。”在政策迟迟未能出台的情况下,商务部只能寄希望于一些研究报告促进政策早日出台。

  为此,本报记者也致电商务部多个部门询问,均被告知相关政策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会尽快面世。事实上,难产的不仅仅是促内需的政策,涉及商务部职能的多种政策,商务部都显得颇为无力。

  部委分歧

  马宇表示,一旦各部委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政策出台就会出现拖延甚至无疾而终。

  然而,商务部和其他部委意见出现分歧,却时有发生。

  2009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曾纷纷建议全国发放消费券。商务部还专门费时几个月关注全国各地政府发放消费券的情况,并对其拉动内需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

  商务部高调赞同并积极调研的同时,财政部却以财政收入下滑为由持反对意见,最后成了商务部的一厢情愿。由于“出钱”的财政部不同意,这个计划只好搁置。

  从去年开始,由于不断增长的海外消费,商务部认为目前我国奢侈品征税过高,希望可以适当降低奢侈品税负以便将高昂的海外消费引回国内,变成内需。财政部却认为奢侈品降税并不能达到扩大内需的作用,反而会危害国内企业的利益,因此一直对商务部的提议不赞同。商务部和财政部对于奢侈品降税也争论了几个回合,并出现了几次高潮,最终仍是不了了之。

  商务部研究院的最新报告建议,2012年新的扩大消费政策,可考虑在免税、退税、贴息等方面进行适当探索。调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和税率结构。对目前征收消费税的部分商品,如汽车、化妆品、金银首饰等的消费税进行适度调整。

  而无论是免税、退税还是贴息,这都需要财政部点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