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2年房企新开工面积剧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4 08:32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刘勇 北京报道

  少投入 多卖房 静待时机

  近日,大型房企的业绩会陆续召开,房企今年的新开工面积、土地储备计划引人注目。

  记者发现,包括保利香港(00119.HK)、远洋地产(03377.HK)在内的大型房企今年的新开工面积与去年相比都大幅缩水。而与此同时,去化库存则成为业绩会上房企老总们特别强调的重点。

  “少投入,多卖房,持有现金,等待时机出现,这是房企在2012年普遍采取的策略。”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向记者表示。

  新开工量大幅缩水

  在公布今年开发计划的房企中,保利香港、远洋、华侨城A(000069 SZ)的新开工量与去年相比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保利香港今年的开工、拿地计划相比去年有一半的缩水,而远洋地产的新开工量面积也缩水了40%。而以快速开发著称的万科今年的新开工计划则与去年持平。

  保利香港在其业绩会上表示,公司今年的开工量约为350万平米,与去年相比缩减近半,拿地规模也将缩减近半到300万平米,支付金额约在16亿-19亿之间,新增的土地储备主要是补充原来的土地消耗。

  远洋地产总裁李明在公司业绩会上表示,今年新开工量为300万平米。而去年远洋地产的新开工量约为500万平米,这意味着其新开工量将减少约40%。

  华侨城今年的新开工计划为133 万平米左右,较2011 年的143 万平米的开工计划也下降7%。

  “今年房企整体增速下调已成定局。”陈晟表示。

  对于房企纷纷大幅下调新开工计划,调整发展速度,阳光100常务副总裁范小冲向记者表示:“目前,房企面临双重压力,一是大量库存以及土地储备占用了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则是在调控不动摇的大背景下,未来的市场不可预知。这都使得房企采取保守的扩张计划。此外,房企融资成本比较高,而房价下降使房企的利润越来越薄。”

  事实上,今年房企的谨慎态度源于去年的业绩与最初制定的计划相差较大。陈晟表示,虽然房企2011年的业绩报表并不难看,但是与年初制定的目标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出入,因此谨慎成为今年房企的普遍态度。

  某中型房企的一位负责人就向记者表示,2011年公司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销售额下滑明显,但是好在利润并没有缩水。原因在于,由于项目基本位于二三线城市,不是调控重灾区,不需要降价促销。今年,企业的销售目标较去年略有增长,但是幅度很小。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时候有条件的企业应当逆势扩张,占得先机。

  “逆向运动的企业可能会在明后年市场有所转向之前占到好的位置。”西南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肖剑认为,国家对调控不会再加码,房企的资金链条没有受到制约。当前,开发贷同比出现增长,有抬头向上的迹象,资金状况比去年有一丝放松,好于去年。从年报看,保利、万科的现金储备并不少,与其资金总量相比,绝对数量并不低,所以今年这类房企的拿地速度应该加快。

  去化库存成重中之重

  在近期各大房企的业绩会上,去化库存、换取现金成为反复强调的重点,这缘于猛增的库存占用了房企大量现金。

  华侨城总裁刘平春就表示,公司要将现在可变现的项目想方设法卖掉,加快销售,加强营销,降低负债率,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这显然是由于华侨城目前面临较大的存货压力,据华侨城A 2011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末,公司存货规模由2010年的195.74亿元猛增至317.37亿元,达到历史最高点。

  近日,华润置地(01109.HK)、远洋地产、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保利香港和招商地产(000024.SZ)等五大地产央企的2011年年报也显示了房企的库存压力。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这5家房企的待售物业、发展中物业和其他存货总计约人民币3458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华润置地和保利香港的存货同比增幅都超过了50%。

  首创置业(02868.HK)财务总监罗俊在公司业绩会上表示,我们要求把现在库存的项目加大销售,希望尽快把库存项目清理掉,拿现金换来更好的资源,这是公司长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

  房地产行业有一个规律,即“市场不好时拿地,市场好时卖房”。显然,房企积极去化库存,增加现金储备,目的是在土地市场的机会到来时,能够有所动作。然而,从各大房企公布的计划来看,今年的土地储备计划与去年相比,也呈下降或基本持平的趋势。因为正如范小冲所言,目前的情况是,即使土地市场的机会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将是普遍现象。

  但是,陈晟认为,即使土地价格下跌,是否就会吸引开发商进入市场还是一个未知数。目前房企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激发购房者进场,因此房企现在要做的是不冒风险。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