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进化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0 04:5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刘燚
2011年,中兴营收按人民币计同比增长23%,达862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同比增长29%,增速居行业第一,总规模也为137亿美金,达到诺西规模的75%。但是,它连些许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四大挑战已经横亘在未来之路上。
第一,旱季已临。2011年全球运营商业务增速显著下降,扣除通胀后仅为2.0%,尚且低于GDP增幅,为1.72万亿美金;中移动、中电信、中联通营收增幅分别为8.8%、11.7%、22.2%,也不突出;欧洲六大运营商中,德电续亏,沃达丰、法电和BT持平或略有下降,唯西班牙电信和意大利电信靠南美市场拉动有所提升——但是,巴西和阿根廷的手机普及率均已超过100%,后劲亦有限。全球看非洲和印度?印度运营商2011年利润下降85%!大河无水小河干,下游的设备商难以寻找到新增市场,且应知,雨季不再来。
第二,成本战争。正如中兴财报美元和人民币数据之差所示,薪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态势显著削减了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也让中兴、华为这样过半收入来自海外的企业出现了大幅汇兑损失,6%的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数亿美金的潜在损失。加之在欧洲市场靠搬迁圈地、在企业网和智能手机方面大幅投入,中兴2011年的利润甚至同比下降了36%。
第三,深沟高垒。由于政治的深沟高垒,在占据全球份额30%左右的美国和日本市场,华为和中兴想大规模进入都有相当难度,在澳大利亚和伊朗等地屡屡受到无谓干扰,在技术本身不能阻挡中国电信设备商的时候,这些无形壁垒却更难突破——必须围猎欧洲。
第四,多元化。全球5家主要电信设备商已形成了两条转型道路,一条以爱立信、阿朗、诺西为代表,聚焦优势领域“守业”,爱立信聚焦移动通信和电信服务、卖掉索爱股份,诺西卖掉了若干固网业务、全球裁员1.7万人;华为和中兴向终端、企业网多元化扩张。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也许。
在这种情况下,中兴2011年依然取得了29%的美元增速,大大拉近了与第四名的距离,殊为不易,可见中兴的增长模式正在蜕变。在通信行业的“旱季”来临之际,中兴还有三口水井可挖,为此中兴仍需继续蜕变、迁徙和进化。
在传统电信设备领域,中兴需要的是从做大到做强的蜕变。纯电信设备市场仅有不足900亿美金,算上电信服务也不过1200亿-1300亿美金,唯有通过强强对话挤掉1~2家才能剩者为王,营收182亿美金且长期亏损的诺西是必须超越的目标。为平衡规模和利润,中兴必须提升公司效率,甚至金融运营水平,才能对冲掉人力成本和汇兑损失。
在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终端市场和云计算为方向的企业网市场,中兴需要迁徙。中兴2011年的迁徙是成功的,终端增长52%,企业网增幅约80%。浅尝之后则是硬仗,这种多元化的迁徙需要不同于以往的基因。比如,终端方面,进一步的提升有赖于品牌塑造、明星手机;企业网领域,HP、Juniper、华为、中兴等所有追随者都绕不过占据市场60%以上份额的思科,需要渠道建设,这是中兴以往并不擅长的。
在“后成长时代”进化或许才是最难的。君不见,五大设备商的利润不及一家思科,苹果、三星两家占据终端行业90%的利润,而操作系统、搜索、电商等领域都是一家独大,GE、波音所在行业也是寡头?“后成长时代”意味着更大的行业集中度、更高的运营效率,中兴定位为行业前三或许仅仅针对成长中的电信业,而非滞胀的行业。
行业旱季不仅是中兴的挑战,也是行业之挑战,TOP3正在从天花板变为生存基准。进入软银、法电、沃达丰等一流运营商市场,在企业网和手机领域高歌猛进之后,是否可更进一步,或将是中兴能否“剩者为王”的胜负手。New iPAD的滞销、HP的疲软是否意味着终端和企业网市场其实也不像想象的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