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张峰:党外人士的归属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1 07:45 来源: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社会主义学院突出的特点就是“共识教育”,不灌输“必须”

  《望东方周刊》记者芦 、特约撰稿曹金龙| 北京报道

  张峰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已有10个年头,此前他在中共中央党校工作了20年。长期身处教学一线,他对党校、行政学院、各个干部管理学院的教学情况颇为熟悉。如今,他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管教学科研的副院长。

  日前,就党外人士的培训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发展情况,张峰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近三年招生扩张

  《望东方周刊》: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每年的招生是什么情况?

  张峰:招生现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共中央统战部下达的教学培养计划,占40%。这部分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各局协商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其他统战部门来确定学员人数和班次,再把教学任务下达给我们。这部分学员涉及面很广,在校学习时间较短。

  占比为60%的是委托性培训,主要培训对象是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统战单位,包括国务院参事室、国资委、群工部等中央一些部门人员的培训,其中占比最多的是地方统战部、地方工商联组织的培训,

  各级社会主义学院是成系统的,各级学院培训的学员也是分层次的。地方社会主义学院承担的是各地县处级以上党外人士的培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学员以地市级为主,县处级为后备。省部级党外人士的培训是由中组部和中央统战部联合开班的。但我们培训的学员中也有很多的科研人员和民营企业家,他们没有明确对应的行政级别。

  《望东方周刊》:学员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机会?

  张峰:中央统战部下发文件给地方政府,然后由地方推荐上来的。

  《望东方周刊》:学员的培训费用如何承担?

  张峰:前一种培训是计划内培训,费用基本由我们承担。委托性培训,主要是两个班,一个是民主党派进修班,一个是民主党派培训班,分别为1个月和3个月。委托性培训费用由委托单位承担,社院基本上是服务性的,只收吃住费和少量的学费。

  《望东方周刊》:学院的一年培训量大概是多少?

  张峰:前年开了135期班,总共培训6000人次,去年是115期班,培训5600人次,现在大体上保持在每年5000到6000人次。

  《望东方周刊》:这个数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稳定的?

  张峰:突破百期有3年时间,10年前大约每年办30到40期。现在的培训队伍越来越大,培训的学员也越来越多,培训的需求也很旺盛。

  长期班有战略考虑

  《望东方周刊》:一年招生有几期?规模和课程怎样安排?

  张峰:学院每年有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每个学期,都各开一个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民主党派干部进修班和无党派人士班。无党派人士班的学习时间是半个月,一般每个班都在50人左右。这三个班我们叫长期班。

  三种长期班外,短期班人数就比较多,课时不定。像最近的两个班,重庆的统战干部领导班和广东统战干部领导班,一个班就有100多人,有时候他们也合班上课加在一起有200多人,相比中央党校的班级来说,人数更多一些。

  长期班的课程安排是:第一部分讲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其他基本理论,这和党校相同,但占比不大;第二部分是统战政策和参政党自身建设,包括思想、组织、制度建设,这是比较大的部分;第三部分是拓展性知识,主要是中华传统文化。

   短期班根据需要安排课程,学院在这方面有很大机动性的。

  《望东方周刊》:长期班学员有什么特点?

  张峰:对长期班,我们有一个战略目的。比如说现在办的民主党派干部进修班,针对的是地市一级各民主党派主委,也就是地方民主党派一把手的培训。过去是省一级的民主党派领导来学习的多,现在地市级的培训增加了,主要是考虑到地市一级的换届已经完成了,新任干部需要进行培训。等全部换届完成后,下一步还会组织各民主党派省级干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干部的培训。

  《望东方周刊》:学院的培训有什么考核的要求?

  张峰:对学员的要求还是相对宽松,不像中共党校有严格的分数划分。但对于长期班我们也要进行基本的考核,进修班的学员要写学习体会。

  社会主义学院突出的特点就是“共识教育”,不灌输“必须”,主要是给他们讲解,让他们接受并达成共识。我们历来讲究“三自方针”,这个“三自方针”有过多次的变化,在1956年创办学院的时代是“自觉、自由、自愿”,那是第一批学员的方针,这批老学员都是为国家做过重大贡献的人,比如黄炎培;后来,吴玉章把“三自”概括为“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4号文件下发以后,我们提出新三自方针为“自觉、自主、自为”,要求激发党外人士主动学习的内升动力,使他们自觉地想学愿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如何达成共识

  《望东方周刊》:党校的课程是虚实结合,除了理论学习,也会有媒体应对、危机应急处理等课程,相比而言社会主义学院的课程是否更侧重务虚?

  张峰:这主要是由于学校的任务不同。

  中央党校的培训学员大都是中共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像各地的市长、各局局长等,除了进行党性教育,对他们主要是加强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教育。

  社会主义学院的学员主要是党外人士,他们有一部分在政府部门任职,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大约有3.1万人,其余都是研究人员和学者以及企业、宗教界人士等非政府公务人员。

  《望东方周刊》:所以共识教育也是以此为出发点。

  张峰:我们是特色教育、共识教育。为什么提特色教育?因为我们的学员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友好盟友,民主党派的最高纲领和共产党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区别,比如,一些民主党派没有把共同富裕作为最高纲领。

  他们来到学院,我们把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讲给他们听,帮助他们加强自身建设,行政能力的培训,应对媒体课程等等也很受欢迎,但课时较少,这样的定位是符合党外代表人士的实际的。

  除了共识教育,另一个重点是提高学员们参政议政能力。学员中各级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比例非常高,有的班次为100%。因此,我们开展现代化教学,模拟政协委员提案和大会发言。我们会出题目让学员写提案,写出提案拿到提案委员会评选,再模拟在大会发言。以前模拟的是市局级的,现在模拟级别不断提高。我们还请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的官员来给学员讲政协委员提案的流程和写出好提案的要求。

  《望东方周刊》:如何使学员更好地形成共识?

  张峰:这个前提是要把我们这些东西讲清楚,讲深刻。通过交流,让党外人士了解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政治建设充满信心。有些党外知识分子考虑问题比较偏执,通过学习就多了一份责任感,会主动站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角度去全面考虑问题。

  广交多交朋友

  《望东方周刊》:学院的实践教学具体是怎么进行的?

  张峰:社会主义学院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实践教学很有针对性。

  今年安排了四川遂宁和河北曹妃甸考察。遂宁以前经济比较落后,1984年建市以后,四川民盟省委和遂宁建立了盟遂合作机制,民盟派出一批农业专家免费给遂宁提供技术、介绍项目,后来民盟中央也参与进来,帮助遂宁走上绿色发展之路,造就了一个绿色之城。2011年遂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2天,我们组织了学员去考察后,他们感触很大,感到民主党派能做实事,能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去河北曹妃甸主要是学习经济发展的案例,那里的经济示范区建设和农工党中央有很大关系。民主党派学员在这些地方的实地考察中深受鼓舞,真切感受到执政党对民主党派的重视,因此有了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望东方周刊》:相比知识学习,归属感可能更重要。

  张峰:学院的目的是广交多交党外朋友,联谊也是一大特点。一些民主党派或党外的文化名人、作家和演员都很愿意到这里来学习,这里也提供了他们相互交流的平台。对于贫穷地区的党外人士,国家有专门的补助。学院的人情味很浓。

  《望东方周刊》: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和党外人士的升迁有联系吗?

  张峰:现在也把在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写到档案中去,作为一个学习经历,《纲要》和4号文件也提出来了这方面的意见。

  学院学习是发现党外干部的途径。贾庆林同志曾说,要着眼于实现政治交接,广泛物色党外优秀人才,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大培养力度,同时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学院建设成为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

  《望东方周刊》:最近几年学院在课程方面有没有什么调整?

  张峰:有调整、有改革,但相对还是保持常规。

  我们这里氛围比较宽松,有些老师讲自己的观点,一些教授不仅能把课讲得有趣而且度把握得也非常好。只要是据实讲、不抱偏见地、客观公正地讲,我们都给他们提供平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