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解析美欧日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选择性披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1 10:3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压力测试是指评估金融体系对“罕见但仍有可能”的宏观经济或金融市场波动冲击承受能力的一系列方法与过程。压力测试作为前瞻性的风险管理工具,是识别和评估金融体系潜在风险的重要方法。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欧盟、日本(以下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将压力测试作为判断金融体系风险状况、实施金融救援计划和出台稳定金融市场举措的重要决策依据。

  近年来美欧日银行业压力测试的基本情况

  2009~2011年,美国和欧盟监管当局分别对银行业进行了三次压力测试,日本央行则每半年实施一次银行业压力测试。

  美国银行业压力测试的基本情况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首轮救市计划未达到理想效果,注入金融系统的资本迅速损耗。2009年初,奥巴马政府提出了以资本援助为核心内容的第二次金融救援方案,要求美联储、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储蓄机构监理局联合开展资本评估计划(SCAP),对2008年末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19家银行控股公司开展压力测试,以决定哪些银行需要资本援助和援助的具体金额。此次测试设计了基准情景和不利情景两种情景,主要指标包括GDP增速、失业率、房价变化率等。测试结果表明,19家银行中有10家需要增资,共需要补充资本746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资本缺口数,也在市场可承受范围之内。这有效缓解了当时市场紧张情绪,大幅提升了投资者信心,促进了美国经济初步走稳。

  美国政府金融援助计划实施后,金融市场逐步稳定,部分大银行提出了提高分红等利润分配计划。考虑到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仍较多,2010年11月,美联储提出了综合资本分析评估(CCAR),指导19家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银行控股公司开展压力测试。此次测试主要是对2011~2012年期间银行资本分配计划进行评估,对2010年第四季度至2012年第四季度期间累计9个季度的收入、损失和资本状况进行预测。压力测试设定三种情景,基准情景和压力情景由银行自己设定,监管压力情景由美联储设定。监管压力情景指标包括GDP增长率、失业率、房价指数和股票指数等。美联储表示,只有资本计划获得监管认可,能够证明财务实力足以应对市场压力的银行才被允许增加红利或其他资本分配。据各银行自行披露,美国四大银行中美国银行分红计划被否决。通过CCAR,美联储加强了对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前瞻性和综合性监管,大多数银行的资本规划和流动性管理得到改善,部分银行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减少有毒资产和加强资产负债表管理,增强了资本实力。

  2011年11月,美联储宣布开展第二次CCAR。本次CCAR意在评估美国银行业在经济衰退等压力情景下,是否能够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水平并持续稳健运行以支持美国经济复苏进程。此次测试标准较前两轮更严格,压力情景包括监管情景和银行自行设定的情景。监管情景指标共分为两大类25个指标,一类是美国国内经济金融状况相关指标,另一类是国际经济金融状况相关指标。2012年3月13日,美联储公布监管情景测试下的结果,19家参与测试的大型银行控股公司中15家通过了测试,花旗集团、太阳信托银行、联合金融公司、大都会保险集团四家机构未能通过测试。

  欧盟银行业压力测试的基本情况

  2009年,欧盟启动了第一轮银行业压力测试。此次测试以2008年底的经济情况和各银行年报为基础,设计了基准情景和不利情景,测试22家主要欧洲跨国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在基准情景下,参加测试的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9%以上。不利情景下,2009~2010年22家银行潜在的信用和交易损失可能达到4000亿欧元,但22家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都高于6%。

  2010年6月,根据欧洲财经事务理事会(ECOFIN)的要求,欧洲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CEBS)会同欧洲中央银行(ECB)、欧盟委员会(EC)和欧盟各国监管当局在欧盟范围内实施了第二次银行业压力测试,旨在评估欧盟银行体系应对危机能力。本次测试的重点是银行资本充足率,测试对象包括欧盟27国中20个国家的91家银行,测试资产总规模达28万亿欧元,占欧盟银行体系总资产的65%。此次测试设置了基准情景和不利情景两种情景,主要指标包括GDP增长率和失业率,并考虑了主权债务危机恶化对金融市场的不利影响。测试结果显示,在不利情景下,91家银行中仅有7家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降到6%(6%是本次压力测试设置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以下,未能通过测试。若要使这7家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6%,需补充资本35.31亿欧元。

  2011年7月,欧盟公布了第三轮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此次测试对象选取了欧盟27国中21个国家的90家银行,设置了基准情景和不利情景两种情景,主要指标包括GDP增长率、失业率等。测试结果显示,不利情景下,91家银行中共有8家未通测试,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5%(5%是本次压力测试设置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未通过测试的银行需要补充25亿欧元资本。另有16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5%到6%之间,勉强通过测试。但是此次测试标准较为宽松,且未考虑银行所持政府债券违约引发的潜在损失。

  日本银行业压力测试的基本情况

  为检验日本金融系统稳健性,日本央行每半年实施一次银行业压力测试,部分结果发布于每年的《金融稳定报告》中。每次压力测试情景主要依据当时的经济金融状况和市场中潜在风险来设定。在2011年10月公布的压力测试中,测试对象包括12家大型银行和105家地方银行,测试设计了基准情景和不利情景两种情景,均假设2011年经济下滑,2012年后逐步恢复,主要指标包括名义GDP增长率、长期贷款利率和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在不利情景下,经济下滑和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同时出现,2011年名义GDP增长率跌至-2%,东京证券交易所价格指数跌至741点。测试结果表明,不利情景下2011年大型银行与地方银行的信用成本率(衡量单位贷款余额的当年新增贷款风险成本,计算公式=当年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平均贷款余额)大幅上升,参加测试的银行整体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下降0.7个百分点,但超过半数的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仍将保持在8%以上。日本央行基于压力测试结果认为,在经济下滑与股价大幅下跌同时出现的不利情景下,银行资本整体上可保持充足水平,但盈利水平较低和资本基础较弱的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将受到较大冲击,因此银行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自身财务基础,以促进日本金融系统长期稳定。

  (责任编辑:林秀敏)

  

  美欧日银行业压力测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美欧日银行业压力测试的流程基本一致,主要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确定压力测试目标和风险因素、压力情景设计、寻找风险因素和压力测试目标之间的风险传导机制、对结果的完整分析。但是在测试目的、组织、主体、指标选择、结果披露、模型构建等方面各有特点,反映出压力测试在风险管理领域应用的广泛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压力测试可服务于不同政策需要

  压力测试作为综合性的风险管理工具,既是银行内部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的有力手段,也是金融管理部门实施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压力测试可以较为清晰地描述各种宏观经济情景对银行资产负债表项目、利润表项目、资本充足情况以及流动性状况的传导机制和影响,以便于金融管理部门较好地识别和控制银行业各类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宏观审慎政策。从美欧日实践经验看,压力测试用途广泛,可服务于不同的政策需要。美国运用压力测试来制定金融救援计划、限制银行分红,日本运用压力测试评估银行体系稳健性,欧盟运用压力测试手段检验提升金融机构应对危机的能力。

  组织压力测试的主体多为金融宏观管理部门

  美欧日银行业压力测试往往由金融宏观管理部门牵头进行。根据压力测试的政策需要和各国监管结构,具体组织形式可分为两种:一是主要宏观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如美国CCAR由美联储主导,日本压力测试由日本央行主导实施。二是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如美国SCAP由美联储、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储蓄机构监理局联合开展。

  压力测试指标应结合国情进行选择

  压力测试作为定量分析方法,其实施过程各个环节都需要量化的指标来表达,包括确定测试目标和风险因素、设定情景、寻找压力传导机制和分析结果等。这些指标的选择应结合一国具体的宏观经济、市场现状和金融业务结构。在美欧日的宏观压力测试中,情景设计指标都选择了GDP增长率和失业率,但由于美欧日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同,美国压力情景指标还选择了房地产价格指数,欧盟压力情景指标选择了国债收益率指数,日本压力情景指标则选择了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

  压力测试结果可采用不同披露方式

  美欧日压力测试结果受到外部强烈关注,但金融宏观管理部门一般会根据不同政策需要选择不同的结果披露方式。总体而言,当测试结果可以达到稳定市场信心效果时,金融宏观管理部门会选择披露;当测试结果到涉及商业机密和银行经营细节时,金融宏观管理部门则会选择保密或不披露细节。

  定量模型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

  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模型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是压力测试的重要工具,它可使测试过程更明确、结果更直观,模型的好坏直接决定测试结果的有效性。但是,在情景设计、模型构造、变量选择、结果分析等过程都需要业务专家的主观判断和决策。美欧日银行业的压力测试项目也体现了定量模型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特征。以压力测试宏观经济情景设计为例,在历史情景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宏观经济学家和银行业务专家经验,对压力情景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模拟出不同严重程度的压力情景。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