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陷多重困境 “转型”效果仍未显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1 22:59 来源: 经济导报经济导报记者 时超 实习生 李晓亮
与上市银行的“耀眼”业绩相比,去年4家上市保险公司的表现黯淡。3月29日,随着新华保险(601336)2011年年报的出炉,上市保险公司年报公布完毕。经济导报记者发现,虽然4家保险公司去年共实现净利润489.18亿元,日赚1.34亿元。但是仔细分析,保险公司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净利润增速下滑、业绩增长乏力、偿付能力充足率触及监管“红线”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此,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国内部分保险公司保费增速放缓、净利润下降等情况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寿险低迷拖累险企
如果仅看营业收入一项,4家上市险企去年的表现尚可。年报显示,除了中国人寿(601628)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9%,另外3家公司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其中,中国平安(601318)同比增长31.4%、中国太保(601601)同比增长11%、新华保险同比增长7%。
然而,仔细翻看报表,保险公司实际业绩逐步下滑、增长乏力的现象随处可见。如中国人寿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是183.31亿元,同比下降45.5%;中国太保去年实现净利润83.13亿元,同比下降2.9%。
导报记者注意到,寿险业务大幅下滑成为险企业绩增长的“绊脚石”。如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中国人寿一直占据着国内寿险业老大的地位,中国太保寿险业务净利润同比减少31.1%,新华保险的保费收入同比仅增长3%。
“现在形势非常不利于寿险产品的销售,”某险企山东分公司寿险销售人员张建对导报记者表示,“目前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远高于当前保险公司的红利分配水平和万能险结算利率。已经有不少客户退保,将资金投向收益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
从行业面看,银保业务受限对保险公司寿险销售的影响更大。霍肖桦表示,“银根紧缩、银行高息理财产品导致银保渠道收窄,银监会加大银保渠道的监管力度,使保费增速放缓、净利润有所下降。”
深陷“偿付”困境
除了寿险业务低迷,上市险企如今还备受偿付能力下降的困扰。
去年上市险企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0.12%,相比2010年底,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41.87个百分点。中国平安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从2010年的198%下降至2011年的167%,其中,寿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10年的180%降至2011年的156%,产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10年的180%降至2011年的166%,逼近150%的监管“红线”。
霍肖桦认为,逼近监管“红线”,将给险企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首先,资金紧张,将降低保险行业的投资收益率,进一步影响到公司的盈利;其次,资本金短缺给整个保险行业市场融资带来压力,增加了成本的支出。”
实际上,为弥补偿付能力不足,多家险企已经开始筹划“吸金”之路。在近日召开的发布会上,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透露,中国人寿将择机发行不超过380亿元的次级定期债务以补充附属资本,这将使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至少50个百分点。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平安集团可发行260亿元可转债,可转债全部计入附属成本,平安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将大幅提升至190%。”
不过,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上述债券从审批到发行需要6-9个月,这段时间对保险公司的资金周转和公司正常运作是不小的考验。
“转型”效果未显
对于4家上市险企的发展前景,霍肖桦认为,在主营业务乏力的情况下,新开拓业务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导报记者注意到,其实从去年开始,险企已经着手“转型”,开拓新市场。如中国平安在去年6月和7月,主推高价值险种,提高整体价值贡献,并积极开拓二线城市及较富裕的县域市场。同时,在新渠道方面,平安也快速建立一批有规模、较高产能的电销中心,销售个人保险产品。
不过,这一转型是否有效,仍待时间检验。毕竟从今年1月个险新单保费看,各大保险公司在新单保费增长上存在较大差异,开局不理想。如中国人寿个险新单保费收入64.8亿元,中国平安为56.6亿元,中国太保为17.8亿元,新华保险录得保费收入16.3亿元。这与往年同期相比处在低位,中国人寿更是出现继续下滑态势。
“预计今年上半年是寿险业最困难的时期,面临的增长压力最大。”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副主任龚贻生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