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银行不良贷款环比上升 国际评级机构看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2 08:35 来源: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李真

  银行2011年年报正在陆续披露,大多数银行不良贷款同比数据依然延续了过去几年“双降”的态势。但是,根据去年季度环比数据比较,多家银行的不良贷款呈上升态势。今年银监会发布的2011年数据显示,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去年四季度较三季度环比“双升”。

  而外资评级机构更是喊出了中国银行不良贷款2012年将迎来拐点的论点,认为上升幅度将达2%~3%。尽管国内众多业内人士承认不良率会上升,但并不认同拐点论。

  环比上升明显

  不良贷款的“触底回升”初见端倪。截至3月29日,在8家已发布2011年报的银行中,有几家不良数据出现“单升”。

  与2010年相较,农行、兴业、华夏、交行、招行继续实现不良“双降”。但是民生银行、建行和深发展,不良贷款额出现反弹。建行较上年增加62亿元,民生微增2亿元。而深发展不良贷款增加9亿元,增长率达39%,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并购平安银行,数据显示,并购带来的不良贷款达到5.57亿元,但深发展本行新增不良贷款也有3.71亿元。

  从环比数据看,不良贷款出现回升的趋势更加明显。

  较三季度末,建行不良数据出现“双升”,不良贷款增加63亿元,不良率上升0.07%。

  浦发、兴业、深发展、民生也出现不良数据“双升”。浦发、兴业不良贷款余额较三季度环比增长13%,民生银行不良余额增长约6%。据统计,行业增速的平均水平为6%,浦发、兴业、民生已高于行业水平。

  刚完成合并重组的深发展更是远远高于该平均水平。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上升,2011年四季度较三季度环比增长高达30%。

  在深发展的2011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该行管理层称,不良贷款的反弹主要由于部分地区中小企业呈现外需出口不旺、经营成本上涨、资金供给不足等情况,部分地区的民营中小企业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此外,多家银行关注类贷款也出现上升,这个现象也引起业内人士的注意,甚至由此推测未来银行不良贷款还会上升。

  “按照5级分类,关注类贷款已经处于滑入不良的边缘,出现普遍的上升,将加剧不良贷款增加。”一位上海券商分析师表示。

  如浦发关注类贷款四季度环比大幅上升42%,此外,该行逾期贷款也在2011年下半年环比激增6.6亿元,其逾期贷款余额已经持续高于不良余额两个季度。

  兴业银行关注类贷款环比增加5.4亿元,上升10%,逾期贷款同比上升11%。民生银行也同样出现激增,2011年四季度不良贷款余额环比增长6%,关注类贷款下半年环比激增更高达38亿元,增幅40%,此外,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也上升至27%。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虽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指标与上年末相比继续下降,但与三季度相比,不良指标却出现“双升”。 不良余额由2011年三季度末的4078亿元增至4279 亿元,上升幅度为4.9%,不良贷款率由三季度末的0.9%提高至1.0%,主要表现为次级类贷款的上升。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不良余额环比上升幅度达14.8%。

  这种情况是2005年以来银行业的首次“双升”。

  事实上,在去年,标普、惠誉等机构就已经发出在未来三年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将飙升的言论。标普在今年再次发出中资行不良率拐点将现的预警。

  是否拐点有争论

  外资评级机构首先掀起银行不良贷款拐点来临的争论。

  去年,标普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计,未来三年中国银行业整体不良率可能会上升到5%~10%。引起业内人士的一片反对声。

  今年3月中旬,标普再度预警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风险,称中国银行业或将迎来信贷质量下行期,今年不良贷款率或将上升2~3个百分点。

  实际上,自2005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双指标都保持持续下降,大致可从两个阶段分解观察。2005年到2008年三季度1.2万元~1.3万亿元,处于高位;从2008 年四季度到2011年四季度,不良贷款从6000亿元降到4000亿元。2011 年末,达到4279亿元。

  而不良贷款率也是持续下降,从2005年的8.61%持续下降到2011年的1%。

  《投资者报》记者采访过程中,去年就有业内人士曾表示经过这么多年的持续双降,不良指标已到底部,或将触底回升。

   “受外部环境不佳以及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相关企业和个人的还款能力有所下降,银行不良有所上升是现实。”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通过微博(http://weibo.com)回复记者。

  不过从其言词看,可发现其对拐点说法并不认同。“由于采取了比较平稳的政策,并有配套措施,从数据上看不良资产增加不明显。”宗良表示。

  “银行不良的形成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要宏观经济平稳不良资产就是可控的!”宗良最后强调。

  “不良贷款确实会上升,这点我们都认同,但幅度可能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高,我们认为是温和反弹。”东方证券分析师金麟告诉记者。

  但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则对银行比较看空。3月30日,王亚伟在其所在基金公布的年报中认为,“银行股的低估值短期来看仍具吸引力,但银行业整体的盈利增长已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未来盈利能力的下滑和资产质量的恶化难以避免。”

  负面影响因素众多

  标普之所以会认为中国银行业不良将上升,主要是认为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现金流被削弱,以及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等都是导致银行业资产转坏的重要因素。“国内经济放缓和贷款定价的可能下降,或将侵蚀中国银行业2012年的利润率,从而令经营表现趋弱。”标普在报告中称。

  金麟认为不良贷款会上升的因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由于经济整体形势不好,流动性在趋紧,企业盈利在下滑;第二是抵押品价值的调整,在上一轮随着房价、地价上涨周期中,抵押品价值不断改善,对银行的贷款清收及良好的资产质量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但现在抵押品价值的上升周期已经过去。

  杨荣则从技术上分析认为,过去不良率下降主要因素是贷款总额增速的提高。在对2012年的预测时,他认为,首先2012年不良贷款余额将先提高后下降,全年增幅低于10%;其次,2012年银监会力促银行加大不良核销,也将使不良贷款余额下降;最后,2012年新增贷款规模预计8万到8.5万亿左右,贷款总额增速14%~15%。■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