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颠覆基金业生存法则 南方基金转型全天候资产管理公司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7 04:3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支玉香

  

   在基金界,流行的生存法则是,业绩战胜基准,成功一半,在此基础之上,战胜越多的同行,那就是越大的胜利,而并不在乎这种胜利是建立正收益还是负收益之上。然而,基金界的先行者正在试图改变这一法则。

   “基金公司应改变以单向做多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使基金业摆脱看天吃饭的发展困局,向全天候资产管理公司过渡。”记者获悉,在南方基金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总经理高良玉提出。

   这是对基金业生存法则的一次彻底的颠覆,在该次会议上,高良玉明确提出要“从投资人的角度与感受出发,推出适应不同市场需要的产品,鼓励改进不适应市场的一些老产品。鼓励基金业推出绝对收益产品,避免出现战胜市场但亏了钱的尴尬处境,适应投资者赚钱的核心诉求。

   高良玉语出惊人,市场愕然,大盘跌跌不休如何保证绝对收益?基金公司追求绝对收益是否有违基金天性?

   赚钱才是王道

   当基金公司坐收近乎290亿管理费,却为客户损失超5000亿时,基金公司被诟病。不过,基金公司并未停止思变,绝对收益的呼声渐起。

   作为基金界硕果仅存的“老人”之一,高良玉引导南方基金的大变革对于基金业有着风向标的意义。

   从2007年的大牛市结束开始,基金业就已经陷入了滞涨的困境,与此同时,产品设计更加灵活,以追求收益分成而不是管理费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阳光私募等产品却蓬勃发展。

   “目前的基金以战胜市场为目标。若市场表现不佳,基金也很难盈利,基金正在丧失自己的客户。”对此,高良玉在2011年底曾经大声疾呼。

   彼时,高就提出要考虑允许发行一些不以战胜市场为目标的产品,如对冲产品、绝对收益产品,以便能在多空市场中都存在盈利的可能,对目前基金产品的投资范围宜宽泛灵活些。

   随后,高良玉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推出追求绝对收益的产品。

   南方基金已经在谋变:“当前基金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绝大多数跟随市场波动、追求β收益。未来公司设计产品应更多地从投资人的角度和感受出发,推出满足不同市场需要的产品,如绝对收益产品,适应投资者赚钱的核心诉求,改变基金公司以单向做多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使基金业摆脱看天吃饭的发展困局,向全天候资产管理公司过渡。”在为南方基金的2012年进行布局时,高良玉提出。

   对于何谓绝对收益,南方基金数量化投资部总监刘治平的理解更加直接明了,“绝对收益产品首先是不管市场涨跌能够不亏钱,其次是能打败通货膨胀。”

   当亏损成常态时,不亏钱具备了稀缺性。

   刘治平告诉记者,经过调研,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仍旧是投资无道。退休老人不知道拿钱往哪投资,于是放高利贷;中产阶级近些年来迅速崛起,财富增长很快,需要财富保值升值,将房地产作为投资品种这条路已经受到限制。普通百姓缺乏这样一种投资品种——有正收益,波动小,每年的收益率能打败CPI。国债的收益率较难满足上述诉求,信用债目前虽然有7%、8%的收益,但是让投资者自己去选择不太现实,因此去买相关的基金产品成为选择之一,所以市场上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较受渠道和客户的欢迎,其波动率较偏股型基金低,但年化收益率较同期银行存款收益率具有优势。不过如果投资者需要追求更高的收益率,比如10%到15%的年化收益率,且要求波动性不大,那么对冲基金就能满足此类需求。

   尝鲜绝对收益

   知易行难。不过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南方基金去年年底提出绝对收益之后,已经推出了首只追求绝对收益的对冲基金产品。这只产品的掌舵人为乔亮,乔亮早年在美国做对冲基金,2010年加入南方基金。

   “真正的绝对收益产品,必须能够完全对冲掉市场下跌的风险,这要靠做空的机制,也就是说做空股指期货或者融券。但国内目前而言,融券目前并不现实,所以真正能做的就是沪深300股指期货,是唯一能够真正做的对冲基金。” 乔亮认为。

   记者同时从相关银行渠道了解到,南方首只对冲基金产品为市场中性策略,这只基金主要使用量化投资策略选择具有稳定超额收益(alpha)的股票,并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对冲股票组合的市场风险。

   银行渠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只基金从去年年中就开始准备,一直在模拟,达到了一个满意的结果才推向市场,不过这只基金为专户一对多产品,并不针对普通基民。

   “具体到公募基金产品目前推广尚有难度”,刘治平坦言,“相关法律规定期货头寸不能超过基金净值的20%,而股票型基金至少要有60%的仓位,如果市场大跌,对冲市场风险是有限制的。”

   即便如此,南方基金一直在摸索,公募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的第一单就是南方小康ETF基金下的。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柯晓向记者透露,此前小康ETF下的公募基金第一单股指期货,主要是为公司后续的产品创新开路。“先试一下各方面系统是不是能跑通,系统工程牵扯到整个后台,结算数据,如何纳入风控系统,如何进入交易系统,如何估值等。”

   身兼首席产品设计师的柯晓告诉记者,在权益投资方面,若说以往的产品主要是Beta产品,那么随着投资股指期货的逐步放开,在基金专户上,已经有能力提供市场中性的Alpha产品。下一步,将进行Beta策略与Alpha策略的多种组合,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其中部分产品除受益于选股能力以外,还可能受益于市场下跌。

   在另类投资方面,公募基金的腾挪空间也在拓展,“随着投资商品期货的逐步放开,在基金专户上,将有能力推出投资于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的产品,通过商品期货、国债期货与权益投资的低相关性,构造风险高度分散的对冲产品。” 柯晓认为。

   同时柯晓认为,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随着高收益债、国债期货等投资工具的推出,将有能力分离债券市场的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推出比以往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更加透明的固定收益产品。

   “公募基金现在也不是说完全做不到对冲,从其他国家、地区开展股指期货的历史来看,刚开始都是限制参与股指期货,过了两年就提高参与额度,直到允许公募基金完全做空,”柯晓表示,“随着监管层‘加强监管、放松管制’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些在基金专户上的试点产品,都有可能以公募基金的形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多元化产品服务。”

   中国式对冲基金还需时日

   事实上,南方基金目前已经管理着若干具有实现绝对收益能力的产品,最典型的当属其管理的3只保本基金,其中南方避险增值基金自2003年6月27日成立至今年一季度,其累计净值增长率约为261%,年化收益率逾16%,在公募基金产品中颇具代表性,业界也将南方基金管理保本基金的成功之道归结于优化的CPPI策略,CPPI策略目前也被运用于追求绝对回报的专户类产品中。

   尽管如此,追求绝对收益对公募基金来说,意味着一次大变革,首先需要改变的便是投研部门,早在2009年,南方基金开始提出投研转型。如今,为了配合追求绝对收益的大变革,南方基金投研团队理念、产品设计类型、业绩考核标准等都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南方基金人力资源总监张德伦介绍,为了配合绝对收益的理念,南方基金公募投研队伍的考核在今年增加了一项指标,就是是否给客户带来了价值增值,根据带来的增值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考核引导基金经理关注客户需求。“企业年金和专户产品等基金经理的考核直接和投资收益挂钩,而公募基金产品有仓位限制,所以采取的是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相结合的措施来考核。”张德伦表示,公司另一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来培养和提升投研团队的投研实力,通过海外交流学习、团队对投资经验的总结与分享、导师制在公司的推行等举措,自主培养起了充足的投研人才梯队。

   高良玉则希望将私募考核改革的经验逐步向公募推广,“改革私募产品投资经理薪酬体制,将个人薪酬与产品业绩挂钩,使个人、公司和持有人的利益高度一致,并实行以3年业绩为主要考核指标的长周期考核导向,极大调动投资经理的积极性。”

   刘治平向记者解释,南方基金提出的绝对收益,实际上是不管别人收益率是多少,淡化和其基金公司相同产品的排名。比如在管理一个产品时,跟其他公司基金公司同类型比,是亏得最少的,但是没有完成绝对收益的考核目标同样是不达标。

   绝对收益产品使用了对冲工具,有效减少波动性,而且收益稳定,这一切看起来很美。不过,刘治平不无遗憾地解释,绝对收益目前还仅限于私募领域,而且还是一条腿走路,“要做到能够保证绝对收益,首先市场上要有双向机制,可做空做多;其次要有杠杆,目前股指期货对冲实际上是去杠杆化,因为股票资产不能作为保证金。虽然有做空机制,但是去杠杆化,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还需时日。”

   基金业内人士认为,以往基金产品大多是相对收益产品。随着市场上投资工具的多元化,基金管理公司逐渐有能力提供包括绝对收益产品在内的多元化产品,在这轮浪潮来袭的前夜,谁率先完成从单一产品模式向多元化产品模式的转型,就意味着谁将赢得未来的市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