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温州金融改革试水要多支持多包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7 12:33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长年在灰色地带野蛮生长的温州民间借贷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近日有喜讯传出,《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获批。温州作为金融改革试验区有望在多项领域迈出开创性的步伐,比如,个人海外直投、民间融资以及新型金融组织等。
方案中的12项任务直指民间借贷规划化和阳光化,从而架构为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其实这只是直接目标,试验区背后还肩负着为今后全国金融改革提供借鉴和示范更为深远的意蕴,这一使命也提升了方案的含金量。
方案在赢得赞誉的同时,也有一些专家“拍砖”。有专家认为,这个方案只是看起来很美,但很难实施。更有甚者直言,未来的改革之路将会非常艰难。“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改革可谓难上加难。”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应该说是本届政府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在合适地区先行先试改革思路的延续。“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整个思路还是比较完善的,但能否成功或者取得成效就另当别论了。”
“从金融领域和金融体制的情况来看,金融体制改革涉及千头万绪。各部门改革步伐很难一致,相关利益集团很难配合等情况来判断,这个试验区的改革之路很难一帆风顺。”黎友焕说。
以上评价相对中肯,金融领域改革历来是最敏感的也是最不容易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沉重打击后,稳健和安全成为金融领域的主旨,所以此次改革给温州的预留空间也有所保留。
比如,最为外界期待的利率市场化内容被驳。“如果利率没有市场化,深化金融改革就会受到制约,民间金融机构的壮大也会失去根基。”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黎友焕认为,金融体制的改革需要国务院强势介入才能有效推行。以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村镇银行为例,这个需要从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部门的体制改革开始,“如果这些‘巨头’不积极,下面哪有可能成功?”
去年年初,曾有“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破冰之旅”美誉之称的《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高调亮相,但后因国家外管局持有异议,该方案随后暂缓实施至今。
在放开民间资本的同时如何加强监管也是一项严峻的挑战。稍有不慎,好心也会办坏事。比如,“个人海外直投有可能导致大量灰色资本外逃、境外投资大规模亏损等问题,小额信贷公司升级为村镇银行需要打破目前银行垄断,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继续从事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边晓喻分析说。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建议,对于民间金融和银行机构要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标准。对于温州民间金融的监管,一是要防止运用静态化标准去衡量民间金融,二是要对民间金融开展业务的能力和资质严格把关。
此外,如何进一步加强创新也在考验管理层的智慧。比如,如何引导民间资金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问题。边晓瑜指出,目前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条例无助于引导资金回归并服务实体经济。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具体的实施细则。黎友焕表示,“现在出来的是大道理,具体实施还有待观察。”据悉,具体改革细则有望于本月推出。
边晓瑜认为,要想试验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前亟待需要出台的细则包括支持民间资本发起和设立金融机构的条款、小额信贷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条件、PE/VC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立条件和投资范围、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系统的运作等。
无论如何,有业内人士提醒,应该鼓励试验区的步子迈得更大些,给他们的空间更大一些,同时,要对试验区多理解、多支持、多包容。要看到新事物在探索中的风险,甚至允许失败,不要力求完美,否则瞻前顾后,改革只会浅尝辙止,毫无成效,甚至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