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马光远:探寻宏观之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0 20:33 来源: 《中外管理》探寻宏观之底
文/马光远
保卫民众,而不是让民众的财富缩水,应该成为每一个讲道德的央行的伦理底线。
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让不少人重新乐观起来,2月份中国的CPI降至3.2%的低值,至少在表面上具有绝对的积极意义:物价的高涨幅在回落,通胀压力在减轻。
但在根本上,这绝不意味着中国本轮通胀已经远去——在欧美宽松的货币政策依旧、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持续走高、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中国事实上已经进入了一个价格全面上涨的时代。
而刚刚结束的两会,经济转型和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备受热议,于是一个新的命题引起广泛关注:如何以收入分配改革为突破点,夯实民众财富,让改革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
问责负利率
比如,在货币政策方面,此次两会代表和委员关心最多的是中国银行业的“暴利”问题和负利率问题。中国银行业2011年的净利润超过了万亿元大关,而利润的来源90%左右都是依靠政策保护的“存贷差”,真正体现银行业自身竞争力的第三方业务收入,对利润的贡献大多不及10%。在银行业利润屡创历史新高的同时,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过重的融资成本而生存困难。
更何况,目前银行利润暴涨还建立在已经延续20多个月的负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1年全年,我国CPI比上年上涨5.4%;而最新调整的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5%,百姓实际存款利息收益为-1.9%。也就是说,把钱存一年定期,一万元会“缩水”190元,过去三年,13亿人,因为负利率而导致缩水总额高达6000多亿元,每个人付出了500元的成本。
负利率让老百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很显然,在银行主要依靠存贷差、每次通胀都通过负利率让民众承担通胀成本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不但没有起到保卫民众财富的作用,而是和很多历史上的其他政府一样,悄悄转嫁了通胀的成本。所以在未来,控制货币应该成为央行的长期的工作,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因为负利率和货币泛滥而侵蚀民众的财富,也应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之一。
央行的“道德”
税收政策亦然。
2011年中国的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增幅高达24%,远远超过GDP的增幅,也远远超过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加上土地出让金等其他收入,政府的收入超过13万亿元,等于平均每个中国人交给政府1万元。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也建立在去年实体经济特别困难的情况下。
根据调查,去年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的倒闭,除了融资困难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通胀的背景下,税负太重。减税已经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时不我待的重大经济课题。不论就宏观税负的总体水平而言,还是间接税在整个税收中所占的比例而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税负都是比较高的。发展中国家的合理宏观税负应该在20%左右,而中国目前的宏观税负保守测算应该在35%,和美国的总体水平差不多。
这样,一方面是宏观税负总体水平远远超过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水平,另一方面,过高的间接税让企业不堪重负。在税收过重的情况下,企业和居民都疲于奔命,哪里有动力转型?这种税收负担不利于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需要进行调整。
税负太重,是政府从国民经济的大蛋糕中拿走了太多,而通胀与负利率,又悄悄地拿走了民众分得的财富。这种税收和货币政策显然是侵蚀民众财富,而不是保卫民众财富的政策。而没有一个合理的税收基础,没有一个不让民众缩水的货币政策,再加上收入分配的严重失衡,民众的消费能力只能日益萎缩,所谓的扩大内需战略最终只能沦为一句空话。保卫民众,而不是让民众的财富缩水,应该成为每一个讲道德的央行的伦理底线。
本文作者系独立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