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央行按兵不动货币宽松格局仍将延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1 06:36 来源: 金融时报张环
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经济前景仍不容乐观,远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所以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增长仍是货币政策当局首要关注的问题,全球货币宽松格局仍将延续。
记者张环春夏之交,日本、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央行不约而同地选择“按兵不动”,以应对内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阴云还未消散,原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新一轮涨势,又引发国际社会对通胀的担忧。通胀威胁再度来袭,是否会打破刚刚奠定的全球货币宽松格局?在看似如出一辙的政策选择背后,各国面临着哪些经济难题?各国货币政策空间又将怎样?对这些问题,4月10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尽管近期陆续有经济数据显示,某些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但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经济前景仍不容乐观,远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缺乏经济增长点是制约经济复苏的根本所在。当这一根本性措施无解,货币政策便成为刺激经济的短期工具被频频使用。目前,新一轮全球通胀的确制约了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但通胀水平大体可控。所以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增长仍是货币政策当局首要关注的问题,全球货币宽松格局仍将延续。
日本央行:适度放慢宽松步调
4月10日,日本央行在经过两天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基准利率0至0.1%不变,继续将资产购买规模定在65万亿日元,并维持经济评估不变。央行公报称,尽管出现某些改善迹象,但日本经济仍处于盘整状态。
“从央行公报可以看出,日本经济仍面临着较大的内外部压力。”庄健表示,日本经济仍笼罩在多年通缩的阴霾之下,此前的“3·11”大地震更令本就疲弱不堪的经济雪上加霜,经济复苏绝非易事。为刺激经济,日本央行在2月14日出人意料地推出两大新举措,对抗长期困扰该国的货币紧缩。一是扩大国债购买规模;二是首次设定了明确的通胀目标。他表示,这两项措施能否逆转日本当前严峻的通缩趋势,尚难定论,但足见日本当局对抗通缩的决心。在这一前提下,本次“按兵不动”只能看做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求稳”做法,适度放慢宽松步调。如条件允许,不排除日本央行今后进一步采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
欧英央行:能源价格影响加大
对于欧洲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央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来说,4月8日的利率决定并未给市场带来多少惊喜。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认为,由于能源价格高于预期,多项物价指标上升,意味着2012年的通胀率仍将高于2%的目标。与此同时,经济前景依然面临下行风险,特别是金融市场再度出现的紧张迹象以及对实体经济的渗透。英国央行在谈及国内外经济形势时,将主要风险归结为油价高企与经济复苏步伐迟滞。
庄健认为,相比英国央行,欧洲央行处境更加艰难。一方面,连续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之后,累计超过1万亿欧元的巨额流动性并未成功进入实体经济,仅仅缓解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危机。最新数据显示,进入4月以来,欧元区多项经济指标还在进一步恶化。欧元区2月份的失业率创下1997年6月份以来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大幅下滑,零售贸易额持续疲软,而由石油价格上涨所引发的通胀上行压力,也让政策制定者颇为头疼。不仅如此,已有迹象表明,欧债危机在短暂平息期之后,似有卷土重来之势,西班牙债务危机形势严峻,目前,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蹿升至今年以来最高点。“在如此艰难的形势面前,欧洲央行尚不能仓促退出宽松货币政策。”他说。
美联储:QE3紧迫性减弱
美联储在4月3日公布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上个月的货币决策会议记录。内容显示,10名有投票权的决策委员仅有2人认为有必要推出额外刺激措施。此结果与1月份的会议结果形成强烈反差。最新结果给市场重燃的QE3预期大泼冷水。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美国经济形势转强,支持推出额外货币刺激措施的决策委员大幅减少,这等于宣告实施QE3的几率大为降低。有人甚至预计美联储将提前加息。
不过,上周五公布的3月份美国就业数据远不如预期,这让已经渐行渐远的QE3重回大众视野。在庄健看来,QE3预期的反反复复并不能改变其紧迫性逐渐减弱的事实。单是就业数据的波动,并不能扭转美国经济整体复苏的大趋势。“当然,正如伯南克所言,美国经济还远未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过来。”庄健补充说,仅以就业市场为例,尽管失业率已降至三年来低点,但劳动参与率下降的事实不容忽视,这说明经济与就业还未得到根本性复苏。
近期,加拿大央行和澳洲联储也宣布了利率决议。8日公布利率决议的加拿大央行将关键隔夜利率维持在1%不变,连续第12次“按兵不动”。澳洲联储于本月3日宣布维持4.25%基准利率不变,并表示澳大利亚工业生产增幅不及预期,但在考虑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之前,宜先观察通胀数据,重新评估国内通胀前景。经济学家称,澳洲联储此番声明透露出更加明确的宽松姿态,或在为5月份降息预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