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谜团待解——小贷公司如何图谋村镇银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1 07:2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韩迅

  21世纪网 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这一次又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1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方案》),金融综合改革实验主要任务为十二项,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项是关于“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对于民间借贷较为发达的温州地区来说,近年来形成了诸多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村镇银行”的这则消息无疑让温州商人的“银行家梦想”又近了一步。

  21世纪网在温州调查采访期间了解到,温州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都在暗自厉兵秣马,以求未来能够顺利改制为村镇银行。

  金融试验悄然启动

  4月5日,浙江杭州,一场为名“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动员大会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低调召开。

  据21世纪网了解,此次参会的除去浙江省委领导以外,温州市市长陈金彪、副市长朱忠明、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以及一批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该次会议,主要是讨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

  该《征求意见稿》提出的主要纲领也是十二条,其中第二项提纲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包括,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改革,重点争取在符合条件的民企、自然人根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试点,以及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按规定改制为村镇银行试点两方面取得突破。

  张震宇在电话中告诉21世纪网,目前《征求意见稿》尚属于草稿阶段,“这个实施细则还要得到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同意,浙江省政府的批复。目前都没有形成具体的方案,暂时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是,据21世纪网了解,《征求意见稿》已经暂时拟定,未来温州将“争取2013年全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总数超过30家,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深化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分批公开招投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实现中心镇和功能区全覆盖,2012年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0家,资本净额达到200亿元,2013年总数达到100家,资本净额达到400亿元。”

  温州市金融办的数据显示,2011年末,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资本金净额83.08亿元,贷款余额110.6亿元。

  温州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向21世纪网透露,他们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向村镇银行的改制准备,“包括公司治理规范、人才引进等等。”

  其实早在2009年6月,中国银监会就发布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其中一项内容是小额贷款公司必须由金融机构发起,正是这一点,阻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负责人们的“改制”热情。

  “目前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都是由一批企业法人企业作为主发起人。”上述小贷公司负责人谈到,如果按照09年的规定改制,势必要放弃控制权,“这是不可能的。”

  不过,本次《方案》第二项“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

  其中“发起”二字给温州这些小贷公司“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这种规定消除了小额贷款公司转制后,企业发起人丧失主导权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小额贷款公司转型村镇银行在不久的将来或梦想成真。

  温州一位地方官员告诉21世纪网,村镇银行为从事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为从事放贷业务的商业性机构,属于一般工商企业。“两者监管机构亦不一样,未来改制势必牵动多方利益,细则落实到实施最快也要到明年。”

  审核制改为招标制

  尽管官方刻意回避“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村镇银行”的事情,但是21世纪网在温州当地了解到,《征求意见稿》中的部分细则实际上已经开始悄然启动。

  4月5日,温州市开始对7家小额贷款公司的主发起人入围资格进行公开招标。此次公开招标的7家小额贷款公司区域分布及筹建名额分别为:鹿城区仰义街道1家,瓯海区娄桥街道1家,乐清市大荆镇1家,瑞安市江南新区1家,永嘉县桥头镇1家、乌牛街道1家,洞头县北岙街道1家。

  21世纪网得到的一份投标人资格要求显示,温州市鹿城区和瓯海区要求“主发起人企业净资产必须在8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且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近三年连续盈利且上一年度净利润1000万元以上、三年净利润总额2000万元以上,上一年度实际缴纳税款总额600万元以上”,此要求和瑞安市的资格要求一样。

  同时,乐清市的投标人资格,除去要求“主发起人企业净资产10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以外,其余要求和上述条件一致。

  永嘉县对小贷公司投标人资格要求较低,“主发起人企业净资产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且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近三年连续盈利且上一年度净利润500万元以上、三年净利润总额1000万元以上,上一年度实际缴纳税款总额300万元以上。”

  对于投标人资格要求最低的是温州市的洞头县,只要“主发起人企业净资产2000万元人民币且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近三年连续盈利,三年净利润总额600万元以上”即可。

  一位打算去参与投标的温州商人告诉记者,这实际上已经是《征求意见稿》中“分批公开招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提前实践,“尽管最终改革的细则还没有出来,但是从这次投标人的资格要求来看,主发起人的资格好坏将决定未来改制村镇银行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个人认为,应该从规模较大的小贷公司首先开始改制。”

  运营模式将改变

  在资金紧缺的背景下,温州的小额贷款公司的生意非常好做。

  21世纪网在温州当地了解到,一家注册资本金两亿的小贷公司,可以从银行融资至少一个亿,在连续经营三年之后其未分配的利润能够有达到一亿元左右。

  “这样算下来,整个公司可用借贷资金有4亿。例如我们公司去年全年总借贷金额12亿左右,也就是说这些资金保持着一年3次的循环使用率,利用率极高。”上述小贷公司负责人告诉21世纪网,按照市金融办去年底110.6亿元的贷款余额推算,26家小公司公司平均有4.25亿元的贷款余额,“可见大家的生意都很好,而且还有很多客户在排队等着贷款。”

  在民间借贷最火热的时候,温州小贷公司的贷款月利率一度超过10‰以上。

  例如,苍南联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在2010年5月18日贷出的一笔20万元,还款期限为2010年11月17日,月利率则达到了16.2‰,年化利率达到19.44%。

  这并非个案,但是,目前小额贷款公司依旧存在三大经营难题:一是不能吸收存款,业务规模做不大,效益出不来;二是税收居高不下,难以享受银行同等优惠政策,目前小贷公司营业税5.56%,企业所得税25%,分红后的个人所得税20%;三是贷款潜在风险高,与银行抵押贷款等多重保障方式不同,温州小额贷款公司绝大部分业务以保证担保为主。

  上述小贷公司负责人告诉21世纪网,一旦转成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目前的高利率盈利模式将很难持续下去,“虽然增加了吸存的途径,但是随着温州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市场的竞争必然日益激烈。而小额贷款公司现有的依靠高利率赚取利润的盈利模式必将改变,贷款利率降低是大势所趋。”

  不过,他坦言,改制为村镇银行以后,小贷公司的负债模式就比照商业银行来管理,“按照现在的资本充足率8%来测算,2个亿的资本金额,就可以达到25亿元的资金规模,这对于发展来说必然是好事情。”

  21世纪网了解到,温州市金融办近年来一直在进行小额贷款公司考核,已出台详细的考核细则,根据评分高低,将小贷公司分为标兵、先进、合格、不合格四档。

  温州金融办的考核指标有贷款利率、大小额贷款占比、贷款期限、不良贷款率等。如每笔贷款利率需在法定利率以内,即不超过同期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4倍,其中包括借贷利率、咨询费、手续费、承诺费等所有费用;10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占所有贷款总额的70%;两个月期限以上的贷款,占所有贷款总额的70%;贷款不良率低于1%。

  满足以上指标,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才能达到合格,这一考核标准将有望成为转制村镇银行的参照指标。

  另据21世纪网了解,目前温州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金基本上在1—2亿元。按照《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于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温州小额贷款公司在注册资本金方面均符合村镇银行的规定。(2世纪网 韩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