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有条件开放摆卖是更大的挑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3 04:50 来源: 深圳商报

  □ 本报评论员李 迩

  “在不扰民、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划定适当区域允许小商贩在规定时间、地点内进行摆卖。”日前,市城管局法制处处长冯增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疏导的思路是我市未来城市管理的探索方向和一种突破,同时,他还希望市民参与到这个问题的讨论中,给治理乱摆卖出主意。

  从完全禁止在城市摆卖,到划定适当区域允许小商贩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摆卖,应该说是城市管理的一种进步。这些年的城市管理实践告诉我们,即使是付出巨大的行政成本,要完全禁止乱摆卖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完全禁止城市摆卖只会带来一种结果城管与小贩猫抓老鼠,最终变成到处都有乱摆卖。既然摆卖是城市百姓生活的一种需求,是城市特定人群的生存需要,那想把城市管理成像自家客厅一样干净整洁显然是不可能的。

  一座城市,除了要干净整洁,更要有人情味,要满足社会不同阶层的需求,这是社会的共识,也是现代城市管理的根本出发点。现在深圳的城市管理者主动提出,允许小商贩在划定区域里,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摆卖,毫无疑问会得到大多数市民的支持,但相对禁止摆卖而言,有条件放开摆卖的管理难度更大,至少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首先是允许摆卖区域选择的问题。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对城市摆卖有不同的意见,既不能为了管理方便,把允许摆卖的区域都设置在偏远处,也不能为照顾小商贩把摆卖集市设在市区繁华地带。事实上,现在深圳街头的平价卖菜车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平价卖菜车一方面受到了许多居民的欢迎,但也有不少人批评菜车占道经营,阻塞交通,给居民正常出行带来了影响。开放城市摆卖,在选址上能不能做到兼顾与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这是对城市管理者的第一个考验。

  其次,要平衡好各方的权益。开放城市摆卖,虽然方便了群众,也惠及小商贩,但势必会对周边的超市商铺产生一定的冲击。超市商铺作为合法的市场经营主体,具有一定的准入门槛,相对于街边摆卖的小商贩,他们的经营成本要高很多,在两者价格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那么,如何平衡好各方利益,在方便群众,给城市小商贩出路的同时,又不对其他市场经营者产生较大的影响,保证正常的市场运行环境和秩序,这是对城市管理者的另一个考验。

  最后,街边摆卖要不要引进牌照制度也是一个问题。一旦允许小商贩在街边摆卖,就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谁有资格摆卖?街边摆卖摊位肯定数量限制的,而生意好的地段也一定会成为稀缺资源,究竟是引入牌照制度由城市管理者分配资源,还是让市场自由竞争?如果由管理者分配,如何避免权力寻租?如果由市场自由竞争,那又如何防止暴力介入?这都是城市管理要考虑到问题。

  此外,大家都知道,街边摊贩卖的最好的东西一般是两样——熟食和小吃,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城市管理机构想管好,可又一直没有管好的东西,一旦放开街边摆卖,如何保证这些食品的安全,或许又会成为一道新难题。当然,我们或许可以参照台湾夜市管理的牌照模式,但在深圳这样流动性很强的城市,发放牌照有没有可操作性呢?发放牌照会不会增加商贩的经营和政府的管理成本呢?

  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街边摆卖,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有益探索,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城市管理者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开放摆卖的管理难度,一定会比禁止摆卖的管理难度大得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完善的制度安排。毕竟,禁止摆卖对城市管理者来说,只是一道程序,只需要一刀切把摆卖的小商贩赶走就可以了,而有条件放开摆卖则需要一边管,一边放,既要方便市民,又有兼顾城市形象,还要平衡好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其管理成本与管理难度必然会更大。因此,如何放开城市摆卖,城市管理者一定要充分听取城市不同阶层的声音,除了网络问政外,更要主动走进社区,倾听市民的声音,把好事办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