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控通胀”不敌“保增长” 亚洲难改货币宽松格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3 06:58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张环

   在广大新兴经济体尚未摆脱增速放缓的困局之时,输入型通胀的隐忧再度来袭。货币政策重在保增长还是防通胀,各国央行正位于选择的十字路口。继4月10日越南央行率先宣布大幅调降再融资利率和贴现率100个基点以应对经济下行风险之后,本周亚洲还有印尼、韩国、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多个新兴经济体央行公布货币政策例会决议。12日,鉴于近期新一轮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恐对该国带来通胀压力,印尼央行选择按兵不动。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其他几家央行很可能作出相同决定。11日,在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2012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的发布会现场,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保罗·海登斯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亚洲地区总体通胀形势日益缓和,但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仍是潜在威胁之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但长期而言,保增长仍是政策重点。

  记者注意到,越南央行的最新行动是其自3月12日降息100个基点之后的又一宽松举措。此前,为了遏制亚洲最高的通胀水平,该央行曾连续多次加息,2011年累计加息600个基点。到今年2月,越南通胀率已经从去年8月份创出的峰值23%降至16.4%,3月进一步下降至14.15%。分析人士称,尽管通胀压力仍在,但由于欧债危机和油价上涨给经济增长带来威胁,越南不得不加入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宽松浪潮中。

  面对越南央行大刀阔斧的降息举动,外界不免猜测,这会否影响到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央行本周的政策决定?根据彭博资讯的一项调查,多数分析师认为,在经济减速和通胀压力的困扰下,本周亚洲多数央行会继续保持观望姿态。一如市场预期,于4月12日议息的印度尼西亚央行,已将基准隔夜利率维持在5.75%。这是该行自2月意外降息25个基点之后连续第二个月维稳。次日,韩国央行和巴基斯坦央行也将宣布利率决定,经济学家预计这两家央行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的可能性较大。分析认为,如果韩国央行继续“按兵不动”,那将是该行自2011年7月起连续第十个月保持观望。至于新加坡,市场预计其货币当局(新加坡金管局)将继续保持本币升值速度不变,并维持本币汇率波动政策区间。

  海登斯告诉记者,亚洲国家近期再次面临着通胀困扰,这主要由石油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所致。有数据显示,国际原油价格在过去6个月间已上涨了18%。除原油价格外,全球粮食价格今年以来也已悄然走出一波上扬行情,呈三月连涨态势。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日前已发出警告,价格持续走高会加剧粮食供应紧张状况,进而威胁世界经济和社会稳定。“基于此,市场预期多数亚洲国家将‘按兵不动’有理可循。”他表示,但总体而言,通胀形势日益缓和的大趋势依然不会改变。亚行数据显示,2011年,食品和燃料价格上涨曾将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通胀率从2010年的4.4%快速推升至5.9%的高位。如今,在外部需求疲软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势头有所缓和的大背景下,通胀率有望在2012年降至4.6%,2013年则会继续下降至4.4%。在海登斯看来,当前困扰各国的主要问题仍是经济发展,而非通胀。“因此,各国仍有进一步宽松的政策空间。”他说。

  亚行在最新发布的《2012亚洲发展展望》中提到,2011年,欧美日等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受阻,GDP平均增长率仅为令人失望的1.2%。当前,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依然不容乐观,预计2012年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徘徊在1.1%的水平。因此,对于包括中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来说,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较大冲击,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数据显示,东亚地区2011年经济增长从前一年的9.8%下降至8.0%。亚行预计2012年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至7.4%。受出口市场疲软、国内政策紧缩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2011年东南亚地区经济遭受重创,2012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回升至5.2%,但仍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亚行首席经济学家李昌镛日前表示:“欧元区经济的持续不确定性和全球贸易的继续下滑,是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最大威胁。”

  不过也有经济学家认为,亚洲国家应时刻警惕通胀。巴克莱资本高级区域经济学家梁炜豪表示:“亚洲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势头良好,货币政策没有进一步宽松的必要,政策重点要放在管理好通胀预期上。”数据显示,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PMI已连续四个月回升,印度制造业活动也呈扩张态势。韩国制造业PMI上升至51.96,连续第二个月高于50的荣枯分水岭,且为去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相比之下,亚洲通胀形势却不容乐观。印尼2月通胀率接近7%,直逼两年最高点。而作为南亚经济火车头的印度,通胀率从1月的5.3%升至2月的7.6%。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海德布兰特认为,由于通胀风险升高,亚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可能从忧心经济成长风险转向中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