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资再“松绑” 交通运输领域开闸放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2 22:09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

  交通建设由国有资本唱独角戏的局面短期内还难以明显改变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更为了开闸放水,4月18日,交通运输部率先颁布了落实“新36条”的实施细则。

  这份名为《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的实施意见》,再次重申继续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进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服务和交通运输新兴业务领域。

  与以往相比,该实施意见堪称为实施细则,既罗列了民资可以参与的具体领域,比如公路货运中介服务、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以及无船承运、船舶代理等运输辅助业务,也强调要改进交通运输行政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规范交通运输系统涉企收费行为等等。

  但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王海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等于表明了国家的态度,给民资一个明确的方向:哪些领域可以进入。但仍是一个大的框架,要谈操作性还远没有达到,还需要各省的配套政策以及国家出台更细的实施细则。

  这多少有些让人失望,因为目前民资进入许多行业已经没有制度上的障碍,重要的还是在于其可操作的细则。而大家对于扩宽民资的期盼,也更多在于政策的落实力度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则。

  公路和港口建设属于最早对民资开放的领域,在一个时期甚至出现过投资高潮,但总体而言,进展相对缓慢,规模小,涉及领域窄,还一度出现过民资退出的浪潮。数据显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领域的私营控股投资仅占7.5%。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方面与国家政策有关,比如,市场准入门槛、业务领域的许可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权,基本都属于民营资本自身所不能控制的范畴;另一方面也与交通运输领域的特点有关。交通运输领域兼具公益性和经营性、投资门槛高、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特点,这与民资多追求“短平快”的特点相悖,多少让民资有些望而生畏。

  甚至有些领域天然具有自然垄断性,比如在建设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征地、占地、拆迁、环保及相关设施迁改等,均需政府部门出面协调。而这方面的工作民企很难做。

  因此,王海文建议,要加速民资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进入,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外,更需要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比如在经营上建立保险制度,提供政策基金等。

  交通运输领域开闸放水的大背景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时指出,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把实施细则制定出来。”

  开闸放水除了这个大的宏观背景因素外,在王海文看来,也是为了解决公路建设的融资和负债问题。“虽然公路负债不像铁路部门负债高筑,但也不容掉以轻心。”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交通运输行业研究员李慧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开闸放水也可以达到疏导民资投向的问题。“民资的进入既可以通过‘鲇鱼效应’提高国企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又可以通过分工协作促进国企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民资在这个领域的未来,王海文表示看好,因为目前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仍很落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公路里程数量的增多,分流效应明显;并且新建公路多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好的项目比较少,整个公路行业的投资回报率正在降低,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如果缺乏相应的落实政策,相关行业的体制及投融资问题不进行调整,则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周晓勤预计,民间投资的潜力是巨大的,但不会出现井喷式增长,这会是一个渐进过程。交通建设由国有资本唱独角戏的局面,短时间内还难以明显改观。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