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能源汽车选择纯电动车是个战略失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3 10:11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选择以纯电动车为主要技术路径,这很可能是一个重大的产业战略错误。

  历时数载、几易其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终于获得国务院审批通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此前争议较大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问题,在《规划》中有了明确定义——“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规划给出的目标是,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在多方看来,中国最终待定了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要战略,宣告此前各部委一直存在分歧的技术路线问题已告一段落。不过在安邦研究团队看来,这一规划的出台并不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问题的结束,而很可能是更大的战略问题的开始。如果中国选择了一条错误的技术路径,那么未来所投入的巨大资源可能都面临着风险。

  我们一向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选择纯电动车作为主要方向,这是一大战略失误。这样的决策,过于注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战略,而忽视了汽车产业作为传统产业的特性。简单来说,纯电动车战略将使得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完全抛弃与传统能源汽车产业结合的可能,而是在中国人为创造出了两大类汽车制造阵营:纯电动车和传统能源汽车。

  我们过去曾经分析,纯电动车思路与中国的技术赶超战略有关。2009年,以科技部牵头的相关国家部委确定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中国汽车将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在我们看来,“弯道超车”策略的真实意图是,中国在传统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自认比不过国外汽车厂商,在电动车领域里则还有赶超的机会。由于纯电动车与传统能源汽车是完全不同的体系,中国希望靠着这种产业差异来找到一些机会。

  在我们看来,正是这种“弯道超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考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政策。现在看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的选择上出现了巨大偏差。

  然而,产业界的实践与政府政策的意图差异甚大。从2009年开始,三年过去了,被寄予厚望的电动汽车发展让人失望。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只有8368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为5655辆、混合动力2713辆;销售新能源汽车8159辆,其中纯电动汽车5579辆、混合动力2580辆。与中国2011年的乘用车产、销量相比,电动车的产销占比分别为万分之3.9和万分之3.85。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选择以纯电动车为主要技术路径,这很可能是一个重大的产业战略错误。

  在国际市场上,电动汽车也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不成熟市场。2011年德国政府公布报告显示,德国注册行驶的4200万辆汽车中仅有2300辆电动汽车;2011年英国交通部的数据显示,全英汽车的保有量近2900万辆,但电动车购置量只有1107辆;而美国在1997-2007年累计销售的混合动力汽车共有100万辆,仅占美国汽车保有量的0.4%。在2009年美国仅有7000人购买了电动汽车。

  作为一家独立智库,安邦曾多次表示,混合动力汽车应该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近期发展的主要方向。道理很简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否成功,除了技术上的突破,还要在整个产业上可行,市场接受。混合动力汽车可以有效利用中国现有的汽车产业体系,包括汽车设计、汽车制造、汽车消费、汽车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而搞纯电动车,则完全是另起炉灶,几乎要完全重构一个新的产业和消费体系。这种情况下,选择哪种技术路径的难度大?哪种路径在商业上可行?这是重大的战略选择问题。

  有理由相信,这一战略会遭到国内现有主流汽车厂商的抵制。中国一家本土大型汽车集团高管曾表示,“我们并不同意绕过混合动力直接迈向电动汽车,但有时候政策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种看法在国内汽车厂商中很普遍。安邦研究人员通过调研时了解到,包括大型国企汽车集团在内,它们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并不是真想推动技术创新,而是为了拿到国家的新能源汽车的资金和补贴。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选择以纯电动车为主要技术路径,这很可能是一个重大的产业战略错误。

  本文仅代表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