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股市“金改地图”持续扩张上海本地股孕育更多“好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4 13:20 来源: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沈梦捷 制图 刘京

  金改概念已成为一个多月以来受到持续热捧的宠儿。上周以浙江东日为首的龙头出现调整,但这股金改热潮似乎并未退却,“金改地图”持续扩张。昨天早盘,上海本地股再度出现大幅走强。截至收盘,上海本地股中有5股涨停,十余股涨幅逾3%,在市场下跌的背景下凸显强势。

  金改风吹热上海股

  继温州金融改革试点获批、深圳出台金融创新方案之后,高层领导赴沪之行使得金融改革利好消息继续发酵,引发了市场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提速的预期。上海股涨势未止,资金关照度强烈。金丰投资、新黄浦、上海新梅、中国船舶、上海物贸五股涨停,同济科技、天地源、上海三毛涨幅靠前。

  国资委整合预期强

  诸多上海本地股的勇猛表现,除了消息面的刺激外,和 “国资整合预期”分不开。上周,上海市国资委召开区县国资监管工作例会。再度激发上海本地股“做大做强”的预期。

  早在今年2月7日,上海市国资委召开2012年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明确,在资本证券化方面,上海国资设定的目标是:地方经营性国资证券化率从目前的 34.7%提高到38%。按照上述口径测算,今年将有超过235亿元的证券化额度,也给予市场以预期。近日部分个股表现异常活跃或许与此有关。

  年初,已有上海水产集团获国资委注资,以推动旗下上市公司开创国际做大主业及实现整体上市目标。随着越来越多的产业集团相继启动整体上市,由此剩下的待整合资产范围也逐步缩小。

  “上海国资整合力度一直走在前列,所以也受资本市场关注。上海国资的多元化经营这一大特征明显,也给资产注入的种类带来选择空间。总体而言,上海国资整合有着很不错的资源。”国金证券财富中心分析师孙翀表示。

  三方向未来空间大

  回顾此前上海国资整合路径,可见大部分重点集团已步入 “后整体上市时代”。而当这一波浪潮过去,未来整合的方向似已逐步浮出水面,包括区县国资、文化国资和金融国资三大领域将孕育更多整合“好戏”。

  一位长期研究上海国资的人士表示,有些集团公司迟迟不能整体上市,客观上存在诸多原因。“很多集团公司都在努力,但在项目选择等方面存在难题,所以看上去进展较缓慢而已。 ”

  当然,其中一大原因是政策因素。据了解,相对于大部分已整体上市“提速”或完成的产业集团,地产类业务的进展无疑受制于宏观调控因素,在待注入业务中占一定比例。值得期待的是,一旦楼市调控政策松缓,上述业务的整体上市才将启动。地产集团就是一例。此前,地产集团旗下的中华企业、金丰投资曾经筹划重组,后因调控问题而未能进一步深入。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收紧可能性较低,未来可能存在一定缓解预期,前期跌幅较大的地产股未来预期已不会更差,因而任何放松迹象都有望给行业带来提振。“考虑到行业因素和本身整合的双重因素,使得这两家公司相对国资整合题材更具看点。 ”孙翀表示。近日金丰投资的表现也充分体现这一预期。

  不过,从长期看,未来更大的“戏份”应在区县国资、文化国资和金融国资的整合上。以区县国资为例,尽管其整合预期一直存在,但随着集团企业整合逐步取得进展,所剩整合标的逐步减少,其预期也与日俱增。历来被寄予希望的金山开发等公司就在近日遭到资金热捧。金山开发系金山区国资委下属唯一上市平台,目前金山区国资委所属国有集团公司2个,其它投资企业或机构共计8家,总资产合计71.2亿。

  此外,文化国资的整合或许在未来拥有政策带来的巨大机会。去年,百视通借壳广电信息完成,良好的市场表现也让文化国资的上市炙手可热。加之未来文化产业大发展的 “东风”,这部分的整合力度有望在未来进一步爆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