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监管疲软等因素致洋品牌南橘北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6 06:4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4月23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调查报告,称“立顿”的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均含有被国家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高毒农药,这些农药可能影响男性生育能力和胎儿健康。该调查报告称,立顿绿茶和立顿铁观音上的农药残留多达13种,立顿茉莉花茶中亦含有9种农药残留,并且含有我国农业部明令禁止使用的灭多威等。(4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

  洋品牌又出丑了!近几年来,国内的洋品牌负面新闻不断。古驰违规使用孕妇劳工、沃尔玛停车场秩序混乱、西门子贿赂国内市场、康菲漏油事故的责任推脱、联合利华搅乱市场秩序的涨价谣言……一连串的洋品牌丑闻,构筑出令国人失望的外企影像。

  有人认为,洋品牌在国外形象良好,富有诚信,进入中国市场后,由于缺乏相对健全的法制保障,便仿效同类中国企业的做法,不择手段来牟取高额利润,即使在质量上降低标准也在所不惜。洋品牌原本是优质的,由于劣币驱逐良币,入乡随俗开始学坏,在国外本分,在中国耍滑,中国的市场环境导致了洋品牌的南橘北枳。

  诚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们却仍有疑惑,既然已经找出了洋品牌南橘北枳的问题所在,为何不能顺利解决呢?

  陆续进入中国的洋品牌犹如市场中新生的孩童,相关部门、消费者共同扮演着“好人”的角色,宠溺着每一个进入国门的洋品牌,成为其丑闻频曝的不二推手。

  由于外企进驻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一些地方政府对洋品牌格外关照,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连外资企业偷税漏税都可以容忍。很多外资企业账面上亏损,实际却在不断增加投资。相关调查表明,不是所有的外企都是经营性亏损,想方设法避税甚至偷税漏税是主要原因,而这类行为得以成功的保护伞往往就是扮演“好人”角色、纵容外资企业偷税漏税的一些地方政府,降低了外资企业的违法成本,为洋品牌制造丑闻埋下伏笔。

  洋品牌问题频出,还暴露出国内市场的监管疲软、法制缺失。2010年,丰田汽车宣布在美国召回刹车系统存在隐患的41万辆汽车,却没有同时召回在中国的问题汽车,丰田规避责任的做法与我国的法制不健全有很大关系。相比较于美国来说,我国缺乏健全的处理问题汽车的法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一直难产,疲软的监管纵容了丰田在中国的傲慢态度。

  不够理性的消费观念与洋品牌丑闻也脱离不了干系。很多人认为,洋品牌与洋气、时尚、有面儿紧密连接,催生了一部分缺乏理性消费观念、热衷于跟风攀比消费的人群。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崇洋心理,中国市场中的内资企业也跟风崇洋,甚至连品牌标志也喜欢用纯英文元素来设计。在“洋洋”不休的消费理念包裹下,外资企业愈发傲慢,更加不屑于在中国市场中主动自律。

  洋品牌丑闻频发,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及崇洋的消费者都需要自省。我们不应一味充当“好人”,沉默不能化解洋品牌的“南橘北枳”,而应从中国市场的长久发展考虑,尽快健全市场竞争的法制规范,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并鼓励本土企业品牌发展,形成良性的、公平的竞争环境,引导洋品牌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清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