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产业转型路:并未彻底转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6 20:12 来源: 上海国资川崎并未把传统工业彻底转型为高科技、软件产业,而是在原有基础上以技术的高度化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是以分工细密、健全完善的制造业产业体系为支撑,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文‖上海国资记者 刘昌荣
作为东京大都市群之一员的川崎市,是日本一个典型的“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大城市”,2007年人口为133万,目前正在向“宜居型的生活都市”迈进,其发展过程中所不断推进的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足可令我们借鉴一二。
工业川崎
川崎市成立于1924年,其前身是1889年诞生的川崎町。日俄战争后,明治精糖、东芝、味之素等一批大企业的前身开始聚集于川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川崎已经成为以钢铁、化学、石油、造船、金属加工、机电等为中心的日本重工业生产基地。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重工业的扩张以及大量中小企业的诞生,又使得川崎发展成为日本工业中枢——京滨工业地带中的重要城市,机电、化工等成为其支柱产业。
日本川崎市振兴财团副理事长原田诚司认为,川崎之所以走上重工业化道路,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川崎与东京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品川区和太田区相邻,水陆交通非常发达。加之其临海地区是一片宽阔的湿地,可以通过填埋方式扩大工厂建设用地,以满足那些大型工业企业的扩张需求。“实际上,填海造地从1913年就已经开始,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可见其声势之大。
其次,川崎自1912年就提出“发展工业百年不变”的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推进道路、治水、水道三大基础设施建设。
一系列数字足以说明当时大企业对川崎的偏好——富士纺织,厂房占地46万平方公里,员工2300人;东京电气占地10万平方米,员工900人;日本钢管占地10万平方米,员工1000人,这在当时都是各行业的巨无霸工厂。
大企业的入驻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中小企业,加之战争时期的催化,迅速形成了以大企业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体系。
产业衰退
然而,经过了1960年代的高速发展时期之后,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日本经济逐渐从高增长时代进入低增长时代。川崎原有的产业结构亦在痛苦的调整转型中发生重大变化,其第二产业面临巨大挑战。
自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的步伐开始加快,对出口导向型的日本制造业带来深重打击,特别是1990年代金融泡沫破裂后,更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萧条期,这期间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高速发展,日本制造的竞争优势日益下降,以此前的拳头产品机电产品为例,进入2000年以后,包括松下、日立、夏普在内的10家大型机电企业平均利润率不到5%。
面对这样的情势,通过直接投资转移生产,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的日本制造企业不断增多。以机电业为例,截至2007年末,日本机电产业在国外设立的法人企业数累计达到了1735家,占全部制造业的20.9%。
这使得川崎这样的工业城市面临被掏空的潜在威胁。2004年,作为川崎支柱产业的机电行业,企业数量为400家、从业人数为11813人、销售收入1828亿日元,与1991年的882家、50761人和1.6万亿日元相比,分别减少了51.3%、76.7%和88.6%。
机电行业只是一个缩影,川崎整体陷入了第二产业的低迷期。“从1975年至2005年的30年间,川崎市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55.2%下降到26.1%,减少了近30个百分点。”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陶纪明表示。
是危也是机
1990年代,随着大型企业从制造领域的逐渐退出,原有的转包、外发和系列关系也随之崩溃。同时,长期经济停滞导致了川崎制造企业的发展环境急剧恶化,不少企业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被淘汰,但也有一些企业在制造业的基础上转型获得了成功,并成为川崎产业的新支撑。
以东芝为例,原先川崎是东芝最大的电视机、电冰箱、影像器材产品生产基地,但是随着生产线的转移,东芝对于川崎基地的定位也发生改变。两个闲置工厂首先调整功能,一个被再开发为大型商业设施,另一个成为佳能拥有7000名员工的研究开发基地。与此同时,整合和优化资源,在川崎内设立了两大研究开发基地,即“研究开发中心”和“微电子中心”,前者是东芝全球研究开发的核心功能基地,后者是东芝在半导体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开发大本营,这两大基地拥有近4000名技术研发力量。
实际上,川崎并非完全“退二进三”,被保留的第二产业积极寻求新的生机。与美国匹兹堡不同,川崎并未把传统工业彻底转型为高科技、软件产业,而是在原有基础上,以技术的高度化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第二产业自身的升级。“川崎的创新主要是以分工细密、健全完善的制造业产业体系为支撑,表现在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上。”陶纪明表示。
以日本钢管公司为例,该公司从以往的普通批量钢材生产逐渐转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钢材生产,依托其精密加速冷却装备生产出的这些钢材,主要应用于货船和集装箱船的制造,与此同时,公司也使用环境处理技术设备把废弃塑料加工成钢铁高炉的燃料,并开展多种多样的环保技术开发,实际上,除了高端钢材,日本钢管也成为了日本环保产业的先驱者。由于钢铁产业的创新,以及机电制造企业的转移,钢铁业在2007年甚至重新夺回了川崎制造业中第一产业的地位,这在全世界的城市产业发展道路中都极为罕见。
劳动力大转移
从产业角度来说,制造业的升级和转移盘活了川崎的经济,但是随之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1996年到2006年的十年间,川崎全部从业人员减少了4.8万人,其中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裁减规模最大,制造业减少了近5万人,三个行业合计减少人员超过7万,而当时川崎常年人口也不过138万。
川崎的制造业此前集聚了大量人才,在企业转型重组过程中,大量专业人才外流,这些人才凭借其长期积累的专业技术、市场开拓经验以及相关网络关系,进行创业,反过来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升级换代。这一时期,大量的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自1990年代后期至今,川崎的新企业开业率始终领先于日本平均水平,这其中中小企业又占到多数,给川崎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日本专修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宫本光晴研究认为,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可能弥补大型企业生产工厂衰退所带来的影响。
更多的劳动力则被消费性服务业所接纳,自1990年代后期开始,消费性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异军突起,承担了川崎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主力军的角色,1996至2006十年间,医疗福利、消费服务及信息通讯等行业的就业人员分别增长了4000—15000人,总共接纳近30000名就业人员。2005年,川崎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了64.7%。
由于服务业的发展,城市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宜居程度也相应上升。在日本18个政令都市(相当于我国的直辖市)中,川崎市的人口增加比率连续8年居于首位,人口出生率也连续18年位居首位。“在保持日本重化工业龙头地位的同时,川崎也逐渐演化成一个宜居型的生活都市。”陶纪明向《上海国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