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经济保增长的要点是解决产能过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7 01:4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何志成

  刚刚公布的中国各省市(21个)一季度GDP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地区经济增速都在下滑,其中北京、广东排名靠后,已经低于“十二五”规划7.5%的目标。一季度最大的麻烦可能还不是经济减速,政府税收下滑幅度远大于经济下滑幅度,可能成为“保增长”的最大隐患——可能导致减税的希望落空。

  笔者以为,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已到了保增长的关键时刻。而保增长不能等,5月必须见效,否则滞胀难免。

  保增长需要组合拳,但笔者认为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必须认清,中国经济下滑幅度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上下游产能失配”,实体经济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虚拟金融市场蓄水能力却严重不足。因此单纯依靠货币宽松,刺激实体经济,作用不大。

  比如我们看到中国最大的实体经济产业其实是钢铁业,而钢铁业的产能过剩也最严重。我国钢铁业目前的实际产能已经达到9亿吨左右,几乎是全世界前25名(除中国以外)国家总产能的总和,在房地产市场火爆之时,我国市场能够消化的产能也不会超过8亿吨,201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面积萧条,基本建设项目遭遇资金瓶颈,导致钢铁产能的闲置至少在2.5亿吨,而且很可能形成长期过剩局面。

  除了钢铁业,还有大型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业等。前些年我们一个劲地上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和小型车生产线,而当基本建设“刹车”后,机械设备采购大幅减少;同时约70%的小型车生产线“闲置”,因为过去长期没有重视中高档车型的研发。

  事实证明:实体经济不能再盲目发展,实体经济的产能过剩比虚拟金融市场的泡沫化更严重。

  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工业品库存则大幅增加,根源在于下游产业缺乏承载力。中国最大的两个下游产业,一是房地产业,二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房地产业很难恢复景气度,当前保增长、解决产能过剩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继续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短线不赚钱的高铁和高速公路建设。

  为什么一季度四川、贵州GDP增速能够走在全国的前头?就是因为国家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一季度也没有停工。国家将投资重点放在高铁、高速公路、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看似没有直接利润,但间接效益很大,除了能带动就业、拉动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外,关键是能拉动民间投资,同时极大地消化过剩产能。

  而保增长最大的思路应放在改革上。中国应利用经济低迷时期更大胆地推进市场化改革,更多地对民营经济开放市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多领域。事实上,中国民间投资蕴含着很大潜力,如果像石油、电信和金融等领域的政府管制减少,民企完全有能力通过参与竞争,向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的市场和就业机会,从而带动经济更高效地增长。

  保增长的重点在结构性调整。结构性的调整当然包括货币政策适度放宽,比如降低存准率,但主要是结构性的,比如对国家级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小企业贷款、刚需性质的首套房贷款要适度增加。但对地方政府平台贷款、房地产业开放性贷款(包括商业地产)则要继续从严。对新开工项目,应更多支持公益性基础设施,而不能盲目扩大制造业和工业粗加工产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