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城商行双降不乐观 同业资产比肩贷款增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7 06:5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徐永

  4月26日,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发布了2011年年报,宁波银行同期发布2012年第一季度季报。

  和多数全国性银行一样,两家银行在净利润高速增长的同时,不良贷款都只实现了“一降一升”,不良贷款余额同比正增长,当年也都加大了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银行的资产业务除了贷款外,存放同业的新增资产也毫不逊色,几乎比肩贷款,这意味着去年两家银行新增资产业务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平台贷不良压力较小

  两家银行的资产规模其实相差较大。截至2011年底,宁波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在2600亿左右,与南京银行同在3000亿规模序列。江苏银行虽然还未上市,资产规模已超5000亿,排在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之后,位列全国第三。

  不过,两家银行净利润都实现了四成左右的增长,江苏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为39.38%,宁波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则达到40.12%。

  去年四季度以来,商业银行普遍经历了不良资产回升的压力,两家银行也不例外。

  江苏银行不良率从2010年底的1.06%下降到2011年底的 0.96%,但不良贷款余额从25.4亿上涨到27.9亿,除了可疑类资产出现同比下降外,次级类和损失类都同比增加。

  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也持续环比增加,不良贷款率则稳定在0.68%的水平,特别是2011年第四季度,该行关注类贷款和逾期贷款同比和环比都在继续增加。

  宁波银行行长罗孟波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全行业不良资产有所上升,今后两年,整个银行业都会经受考验。不过他对宁波银行资产质量还是充满信心。

  “一是风控的策略在持续贯彻。

  另外,对敏感的领域,如房地产、大宗商品,钢贸企业等,我们一季度在三四个重点领域都有专项的分析,分析的结果基本可以让人放心。”他说,当经济下行,大量不良资产进入银行系统,银行的经营能力届时也会见分晓。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可能造成的不良率,由于城商行此前受限于信贷额度,平台贷投放较少,这使得城商行反而面临比全国性银行更有利的局面。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城商行的政府主导因素较强,如果需要提前还款,一般优先还给城商行而非全国性银行。”一家城商行高层告诉记者。

  资产结构变化

  除了不良率,两家银行年报均显示了另一共性,即在贷款新增的同时,同业资产大幅增加。

  江苏银行去年贷款新增500亿左右,存放同业的新增超过400亿,成为该行总资产规模新增800多亿的两大主导因素。而宁波银行同业资产增长的相对幅度则更大,去年贷款新增只有205亿,存放同业的新增反而超过了贷款,超过300亿。

  这种情况在2010年并不多见,比如江苏银行2010年存放同业只有不到104亿的新增,远低于当年贷款超过400亿的新增额度。

  由于流动性的紧张,2011年银行间纷纷加大了同业负债的营销力度,资金拆出方的利息收益也在提高,这部分收益在高峰时期甚至会超过贷款,这使得部分银行把资产业务重心从向企业发放贷款,转向了向银行同业进行拆放。

  当然,部分同业业务的增长,一般也认为与去年同业代付的快速增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业代付是商业银行去年规避额度控制的重要方法,对申请行来说,这属于表外业务,但对代同业付款的银行来说,一般作为存放同业等科目来核算,而不是贷款,导致去年银行此类业务都有快速增长。

  不过,利用表外代付等业务弥补贷款规模限制的方法,在对2011年银行利润继续高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之后,随着今年表外业务监管的收紧,商业银行利润增长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