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打造增长新引擎 金融改革先突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7 22:08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

  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平台是改革的主要目的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当外需、内需、投资三驾马车乏力、经济增速趋缓之际,一场以金融为突破点的自下而上的改革呈现燎原之势。

  自3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后,4月12日,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关于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深圳意见),与此同时,天津市、武汉、上海等地区有关金融创新的措施也相继浮出水面。

  改革来自于压力。“从深圳的增速放缓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而破局良策就是体制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深圳金融创新应运而生。”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目前的金融现状为其改革提供了空间:中小企业被排挤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之外,嗷嗷待哺;而另一方面大量的民间资本急需追求新的投资方向,一场以创造新型金融机构为核心的金融改革由此诞生。

  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平台,为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的投资工具成为了这次金融改革和创新的实质。虽然总的框架既定,但各地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

  “从已经公开的方案可以看出,温州的金融综合改革倾向于民间金融领域,深圳的金融服务创新则着力于在资本市场开放。”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林婉婷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将民间的融资活动、闲散资金纳入正规化和规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从而探索与温州民营经济相匹配的金融支持体系。而深圳金融创新的目的在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并通过不同的金融政策达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目的。

  深圳的意见中对新兴战略产业和小微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倾斜性信贷政策,对传统淘汰行业果断“断奶”,并力图建立与此相配套的多市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林婉婷认为,相比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内容,深圳的改革方案内容丰富、全面,重心侧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强化金融创新改善融资环境。在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问题的基础上,深圳市的创业、创新环境将更加优越,这无疑是吸引股权投资企业投资和落户的极佳机遇。

  那么,这轮力图通过疏导民间资本、扶持实体经济达到重振经济的金融改革又面临着哪些现实困境和不足?

  黎友焕表示,首先需要中央和各部委的态度和决心。温州和深圳所进行的金融创新都会碰到一系列现有政策的限制和体制约束。“创新需要有魄力,更需要有中央政府的给力。唯有中央各部委的放权和大力支持,捣鼓出来的东西才能发挥作用,不然的话,忽悠一场、吆喝一阵也就过去了。”

  据悉,除温州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外,其他地方政府推出的金融创新目前还没有得到中央职能部门的批准。作为一个统一的金融市场,如果仅有地方意愿,要落实这些金融创新政策是缺乏可行性的。

  “如果要创新肯定就是要冲破条条框框,破了红线怎么办?谁说了算?有事谁负责任?”黎友焕指出,不然地方难免会有所顾虑。

  现实似乎也正是如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从目前各地推出的金融创新来看,都是一种增量式的金融改革,每一项改革都是希望在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生发出新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创新与改革往往无法触及金融市场价格机制的有效运作。

  武汉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叶永刚也认为,从深圳意见的内容来看,深圳此番创新举措,其实新意并不多,尤其是在体制和机制突破创新方面几乎无所着墨。“除了深港人民币跨境贷款之外,包括股权交易所、创投母基金等,全国各地都在搞。”深港人民币跨境贷款涉及到资本项目,审批尤为困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