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连商何时成气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8 03:48 来源: 中国经营报谭洪安 鞠金华
访大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吴厚刚
像大多数事业成功的商人一样,吴厚刚身兼数职,除了上市公司獐子岛渔业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本职外,较重要的头衔至少好几个,如大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及大连海参商会创会会长等等。采访他时的话题,也要在几个角色之间不时转换,幸而主体思路仍基本保持一致,即“为何新连商表现未能尽如人意?”
指点“北商”
《中国经营报》:作为新一代连商中的一员,对这个群体的长短优劣,你有何看法?
吴厚刚:首先我希望明确一点,老连商的历史外界认识不多,新连商现在是不是已成气候也不好说,我更愿意把咱们当做北方商人的一个分支来看待,比较一下我印象中南北商人的异同。过去流行一句话,叫“钱在南方,样板在北方”。北方人讲究朋友之间互相帮忙,讲奉献,很少计较利益,而南方人就是明明白白的做生意,因为北方受政治文化影响比较多,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受海外包括港台商业文化影响比较多。
就拿我的家乡獐子岛来说,“红色基因”就很明显:上世纪50年代是“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60年代是“毛泽东思想武装了的獐子岛人”,70年代是“海上大寨”,80年代是“黄海明珠”,90年代是“海底银行”。总而言之,从小的教育就是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要爱家乡、爱海岛、爱集体,说直白点是“在商不言商”,干事业才是最大目的。獐子岛渔业公司办了20年,直到2004年才有严格意义上的工资体系,以前都是先把事做好,赚钱了才分红。我们招聘人才时,先看对方有没有事业心,而不是同时设计一个合理的报酬体系吸引人才,对管理层的激励上,也很少考虑按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运作。
《中国经营报》:但过去二三十年来,大连还是出了一些有影响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你能不能对他们扼要点评一下?
吴厚刚:万达王健林当然是大家公认最成功也最有魅力的一位,他的创业经历正好体现了大连这个城市和大连人的特质。他是从四川过来当兵,转业后在大连做起来的,这印证了大连海的文化,海纳百川,包容性强。其次,他凡事讲标准讲规范,决策很果断,比如搞足球,一旦觉得不合适,说不干就不干,这体现了海的文化中的硬气和阳刚,绝不低三下四,正像有句老话说的,北方人是为了一口气,南方人是为了一份钱。
大商集团董事长牛钢,可谓外柔内刚,他经营的是经过股份制改革的国营企业,主管单位、企业内部还有众多商户之间,意见常常很难协调,这就需要一股韧劲。大商前些年业务拓展速度很快,以北方市场为主,但也有南方的业务,有次我问他,南方水土文化都不同,怎么才能有效管理?他回答很干脆,放手使用当地人才,让其融入我们的事业。
大杨企业的李桂莲特点是凡事亲力亲为,注重艰苦创业,而且柔中有刚,善于借势。
奋起需时
《中国经营报》:能不能从商会负责人的角度,谈谈如何有效地组织和提供服务,促成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
吴厚刚:这几年我们花了不少精力在海参商会的组织建设上。2005年成立的大连海参商会是全国首家海参行业组织,也是东北第一家有法人代表,无主管单位的民间商业组织。大连盛产海参,相关企业好几十家,但在2004年以前,海参产品要分别归渔业、质监、工商和卫生四个部门多头管,他们相互之间有顾忌,经常扯皮。我们曾找到大连市工商联挂靠,成为二级商会,但不能独立开设银行账户,要做点事很麻烦,几经周折才自立门户,我是第一任会长。本来成立商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行业抱团,互相扶持促进,但还是出了内部问题,因为同业之间竞争,利益和资源分配不对等之类的争议,有一家规模较大的企业退出了。
我想这与北方人不善合作的文化心理有关,合资合作容易互相猜忌,发现有机会想法捂着,生怕旁人来分一杯羹。南方人搞合作,只要我能赚到钱就行了,你赚多少都没关系,而北方人考虑的是:为什么你赚的比我多?南方人说,你有钱买车,我也努力买一个车,北方人则说,为什么就你有车?说句玩笑话,像福建远华这样牵连众多的走私大案,在北方在大连根本不可能发生,早有人把你给举报了。我们过去是没有妥协文化的,这几年才总算形成一点,大家都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不愿意安分成为整个产业链上的某一环。
《中国经营报》:那你对大连的企业以及政府部门有没有具体可行的建议,尽可能改善本地民营企业的市场环境?
吴厚刚:对企业经营者,我想提四点建议:一是要包容与合作;二是要大胆走出去,毕竟大连还不算顶尖的大城市,市场容量有限;三是大连人要学会羡慕而不是妒忌成功的商人,这是很重要的商业大生态;四是要强调商业意识,光酒桌上豪爽交朋友是不行的,三杯下肚,无话不谈,你好我好大家好,可就是谈不到生意上去。
对政府部门的意见是,要改变服务意识不强,共同经营观念薄弱的毛病,北方特别讲究权力和官本位,官商之间的关系不是共谋发展,而是我手里有权必须管你。我们到南方去经常看到地方官员很诚恳地感谢企业主,说你们辛苦了,帮我们赚钱了,这种场景北方就比较少见。
还有,大连人的创业精神仍待提高,不能老等着政府的文件下来才干事。我们这国有企业多,学历高有才能的人,首先就想着进国企。当然这也是受实际市场环境的限制,几十年来资本主义有益的东西一扫而光,以至于眼高手低,很多人缺乏商业悟性,对生意不敏感,想创业也有心无力。用农民朋友的话说就是,地不好哪儿种得出好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