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改革的历史方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2 02:0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如何进一步前进?从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到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报告提出“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已经非常明确,就是要继续推进改革,以开放促进改革。
改革必须推进,但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到处撒胡椒面。中国的改革环环相套,相互联动,互为牵扯。所以务实的方略是,不求改的面很多,但求改得坚决彻底,只要一两个方向真正改下去、突破了,就能带动相关改革。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有六项,即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价格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改革。
而要推进这些重要领域的改革,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理顺五组关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
推敲这五组关系,基本上都和政府有关。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首要问题。从“建设型”到“服务型”,从“行政分配”到“依靠法治”,政府改革的方向,是更多地转向提供制度、规则等无形公共产品,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竞争和创新,激发社会内生活力,降低风险与不确定性。政府自身改革正在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这是深水区,也是希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