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不确定风险有增无减 新兴经济体出手应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3 03:00 来源: 金融时报

   尽管国际油价高企带来的通胀阴霾仍未走远,但在欧债危机不断恶化的推动下,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和焦虑却在新兴经济体中加速蔓延。“相比而言,当前新兴经济体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有增无减。”5月2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如是表示。在欧洲央行于去年年底及今年2月推出的期限为3年的长期债务融资计划、美国利好数据以及希腊债务置换计划为全球经济注入短暂“强心剂”之后,西班牙险情毕现以及欧债局势再度风起云涌终将这片刻的安宁打破,而随着外部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拉升,新兴经济体决策者纷纷出手刺激经济增长。

  5月1日,澳大利亚央行出人意料地大幅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3.75%,这不仅大于市场早先预期的25个基点降幅,也是澳央行两年多来实行的最低利率水平。澳央行行长史蒂文斯表示,当前的金融环境应该比去年12月份时更为宽松,在这样的背景下,降息50个基点对实现适宜的借贷利率来说是必要的。

  在近期通过大幅降息来刺激经济的路上,澳大利亚央行并非“形单影只”。就在澳大利亚央行降息的十多天前,印度央行和巴西央行“前后脚”分别大幅降息50个基点和75个基点至8%和9%。在本轮新兴经济体降息大潮中堪称“急先锋”的巴西,选择在4月继续大踩“宽松”油门并不令人感到惊奇。截至目前,巴西利率水平虽然已经接近历史最低水平,但却仍旧是全球利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有专家表示,巴西大幅降息一方面固然与刺激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巴西当局借势调整国内过高利率有关。

  比较而言,一直对通胀保持警惕的印度央行也选择在4月大幅降息50个基点,这让人多少感到有些意外。作为贫困人口居多的发展中国家,通胀不仅是印度党派之争的焦点话题,更是事关印度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在2010年3月以来,印度央行曾经连续加息13次,堪称国际社会中不折不扣的反通胀派。

  “经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刺激努力,全球经济有所复苏,但又逐渐开始第二次探底。”曾刚表示,而新兴经济体在前段时间因为较泛滥的流动性供给而出现的繁荣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加之当前欧债局势的不断恶化,新兴经济体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大,且这次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更甚于上一轮全球经济危机。这一方面表现为在欧债危机恶化以及欧洲银行去杠杆化过程中资金大量从新兴经济体撤离;另一方面表现在欧债危机恶化导致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外部需求下降。“具体来看,不同新兴经济体受到的负面影响有所差异。”他说,印度前段时间出现的货币大幅贬值,就与资本外流有关;而澳大利亚和巴西大幅降息,主要可能是防范外部需求大幅走弱。

  事实上,近来不断有数据显示,欧债危机恶化正在导致亚洲经济放缓。新加坡人力部最新数据显示,在截至3月的2012年第一个季度中,新加坡失业率走高至2.1%,接近3年来的高点。除此之外,新加坡今年第一季度的工业生产也有所下滑。而韩国统计局日前也表示,3月韩国工业生产增速年比上扬0.3%,远低于该数据在2月修正后上扬14.3%的表现。另外,日本最新报告也显示3月工业生产逊于预期。“我们看到了亚洲经济恶化的明显势头,”法国东方汇理银行驻伦敦策略师科瓦尔奇克表示,这反映出欧洲和美国需求减弱,如果欧洲经济仍旧没有显示走出衰退的迹象,那么其对亚洲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将存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警告说,如果欧债危机再次出现恶化,或者是地缘政治因素推动油价大幅飙升,依然蹒跚的世界经济复苏可能会戛然而止。而最新世界银行的报告也指出,欧元区危机的持续,给欧洲和中亚新兴经济体正在经历的温和复苏带来伤害。世行欧洲和中亚地区副总裁菲利普·韦鲁表示,因为欧元区经济不佳,欧洲和中亚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并且该地区非常容易受到冲击。

  不过,另一方面来看,当前国际油价仍旧处在高位,欧美宽松政策仍然具有升级的可能,全球流动性泛滥还将持续或者加剧,这必将对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带来不可忽视的上行风险。

  “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通胀压力的存在不可否认。”曾刚表示,但作为发展中国家,历来都是以增长为主导的,这两者之间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权衡问题。“用泡沫来调整经济,多少类似于使用激素来治病。”他说。“病人吃多了激素有点发胖是正常的,毕竟发胖是这个药的副作用之一。只有这个副作用严重到一定程度,甚至超过了以前的病,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曾刚还表示,事实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光是新兴经济体,全球经济都依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尤其是目前尚无人知晓欧债危机究竟会恶化到何种程度。在这种背景下,增长将成为一个愈发严峻的问题,其中,新兴经济体未来的增长源究竟来自何处,更是新兴经济体决策者应当深思的问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