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国家标准不是伪劣产品避风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4 00:59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李富永

  近年来,国际知名品牌“厚外薄中”的现象愈演愈烈。先是丰田汽车因质量问题在全世界四处赔偿,可惟独不赔中国用户;最近又有销给中国的“立顿”茶叶农药残留量远远超过欧盟标准,以及中国产的可口可乐被查出有毒物质,等等。

  所有这一切,都根于中国的“国家标准”矮人一等。

  所以,面对外商双重标准的歧视,中国消费者在激愤之余,也只有哀叹和无奈:谁让咱们自己的产业不正气、谁让自己的“国家标准”长期沉沦在第三世界水平呢?自己的产业不争气、自己的市场混乱,外商自然就会入乡随俗;自己的国家标准本身就卑怯,外商怎能不钻空子就低随劣?中国本来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实逻辑嘛。

  可叹可悲的是,吃了这么多哑巴亏后,中国的国家标准仍然不思上进,心甘情愿以阿斗自居。这就更麻烦了。

  比如,面对中国市场“立顿”茶叶农药残留标准超过欧盟30倍的现实,中国的卫生部和农业部竟然处处为对方开脱,说欧盟的标准是“贸易谈判筹码”,而中国的标准是“根据自己民族的膳食结构来制定的”。

  膳食结构与耐毒性能有什么关系?可惜卫生部的官员没能解释。那么,究竟是中国人的什么样的膳食特点,能够忍受30倍于洋人的剧毒而“金刚不倒”?是中国人爱喝茶的特点?那不就摄入更多毒素了吗!?是中国人素食为主的特点?素食能抗毒解毒?没听说过!金庸大师虚构的武林世界里虽然有这样那样的解毒灵药,但也只是解毒而不是抗毒。何况也只是小说里有,药店里无。

  总之,任凭你怎样翻来覆去琢磨,也解释不了:体格明显不如洋人的国人,何以对茶毒偏偏有高人一等的抵抗力?

  至于欧盟“贸易谈判筹码”一说,即便果真如此,中国人就该因此自虐了吗?即便欧洲人真的不想买中国茶叶,可中国人自己还要喝茶呀!你是该看洋人的脸色、还是关注国人的肠胃安全与否?你说欧洲的标准高,可是人家就是只喝这样高标准的茶!你中国产的茶人家就是不买!你中国生产不出来无毒茶?可是,斯里兰卡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都能生产出来!中国不是自诩“茶叶之国“吗?怎么就走不出国门了?

  还有一种说辞是:如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茶叶的产量就会大大减少,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也就是说,为了市场表面的繁荣,安全健康就可以舍弃。似乎安全与产量就必然矛盾。是否果真如此姑且不论,孤立追求产量,本来就是本末倒置。

  实际上,中国的许多“国家标准”,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保护和迁就的是生产者的利益,牺牲的是消费者的健康,潜行的是GDP至上主义,漠视的是国民的福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经济不能牺牲环境,环境都要保护,人身健康就可以不顾?

  一味迁就护短的结果,一方面是国人健康隐性受害,平均6.5人中就有一人罹患食源性疾病;一方面是中国的食品类产品声誉扫地,不是三聚氢胺就是有毒明胶,无须对方设置什么壁垒,外国的消费者也不会买。难怪就有日本人来中国教国人种地的新鲜事。

  行文至此,笔者终于看到有关“中国人膳食结构”的资讯,据福建某位“专家”的定义,原来是指“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低于欧美国家。喝的少,所以农药含量就可以高。

  又是“人均”游戏!出过“茶圣”陆羽、素来以茶闻名世界的中华民族,怎么又成了喝茶少的民族?!姑且如此,就该以“人均”喝茶量为基础设定农药含量吗?既然是“人均”,就必然有人在“人均”之上,这么说来,喝多的人,他们活该中毒?

  “人均”的游戏,曾被用来为低收入阶层画饼充饥,现在又用来掩盖喝茶族健康受损害的事实。既然“平均”的魔术被高手玩得炉火纯青,怎么就不能将这个本事用在降低毒性上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