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光大银行最快7月H股挂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8 07:4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光大银行最快7月H股挂牌

  

  本报记者 秦伟 香港报道

  5月7日,接近光大银行H股上市事宜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最近光大银行已着手重启上市程序,最快预计7月登陆港交所。

  今年至今,恒生指数已经上涨14.88%,不过一级市场投资者的情绪并未与二级市场同步高涨。一级市场“萎靡不振”的情绪则直接影响到光大银行H股上市可能吸引到的基石投资者。

  “(基石投资者的反应)很好。”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接近光大银行H股上市的消息人士表示,市场情绪已经有所好转,基石投资者则可能包括国内外投资者,但他表示具体投资者不便透露。

  据悉,5月底光大银行将有望确定基石投资者的具体名单。此前曾传有兴趣成为基石投资者的机构包括大华银行和淡马锡等。

  而上市规模方面,上述接近H股上市的消息人士告诉本报记者,H股上市规模应会与早前董事会批准的规模保持一致。

  去年2月,光大银行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上,确定H股初始发行规模不超过 105 亿股,并授予簿记管理人不超过 15 亿股的超额配售权,即合计发行规模不超过 120 亿股。

  上市进度大逆转

  光大银行的H股上市计划从方案制定到两地审批一路畅通,却苦于未能遇上合适的时间窗口。按照最初计划,去年6月27日,光大银行本应举行机构投资者预路演,7月8日定价,7月15日就已正式挂牌,但港股走势疲软迫使光大押后进度。此后的“争七保十”目标也未能实现。

  去年底,光大银行方面曾表示希望于今年上半年择机上市。今年3月,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曾表示,光大银行H股上市的各项审批手续都已完成,监管指标也已完成达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然而,估值偏高遭遇市况萎靡,是去年光大银行H股上市一拖再拖的一个因素。

  “如果(这次)估值有所降低,可能会有机会吸引到投资者,但若规模和估值都不降,仅靠市场气氛还是很难卖。” 香港一位券商人士认为,此番是否成行,关键还要看光大银行的融资规模和估值两大因素。

  去年11月底,曾有报道指光大银行拟重启一度搁置的上市进度,且其上市规模将从原定的120亿股缩减至46亿股。当时,机构认可的市净率只有1倍左右,未达到光大银行期望的1.2倍的估值预期。光大银行方面随后否认了这一说法,不过,H股上市直至年底也未成行。

  “现在市场并不特别热,投资者在内银股方面的选择又很多。”海通证券中国业务部副总裁郭家耀表示,光大银行招股的压力依然较大。

  上周,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刚刚大笔减持中国银行(3988.HK)和建设银行(0939.HK),市场信心已经受到一定冲击。上述券商人士坦言,大概一周前,自己获得的消息还是光大银行的上市进度将继续押后。

  “(光大银行的)一个选择是找到战略投资者。”郭家耀表示,这意味着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要达到较高水平,他坦言,市场上能够负担光大银行此次新股规模的机构投资者并不多,要争取战略投资者,光大银行可能还是要考虑在价格方面给予比较大的折让。

  同质化挑战

  “市场上的中资银行太多了,(光大银行)很难定位。”前述券商人士认为,光大银行需要在市场“推销”中突出自身的独特之处。但这一点并不容易。

  目前在香港上市的中资银行共9家,除四大行外,还包括交通银行(3328.HK)、招商银行(3968.HK)、中信银行(0998.HK)、民生银行(1988.HK)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3618.HK)。

  面对众多同质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光大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压力则依然不减。

  光大银行今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其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67%和8.11%,较去年年底分别上涨0.1和0.22个百分点,但依然紧压监管指标水平下的10.5%和8%。

  “发行新股是补充资本充足率一个直接的方式。”不过,郭家耀认为,如果投资者知道光大银行是急于通过发行新股补充其资本充足率,必然会对光大银行的定价产生不利影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