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前国家能源局局长:电改尚未具备全面启动条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0 03: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电改十年,改革路径如何选择?

   继续坚持既有改革路线,还是做出战略调整?决策层应给出清晰答案。时至今日,在改革方案制定者、参与者、改革利益相关方,以及专家层面,对改革路径选择问题观点各异。

   对体制内官员而言,多数不愿多谈改革。尤其是电改“五号文”参与者、电改推进者,不愿看到改革十年后所形成的格局,多选择沉默。

   一位改革派专家说:“之所以不愿意谈电改,是因为多年的呼吁得不到认同。改革没有向着既定目标发展,体制外专家已经疲惫,体制内专家因各方压力不得不慎而又慎。”

   尽管如此,仍有官员和专家仍通过不同途径、在不同场合为电改鼓与呼。一些体制内官员甚至因极力主张改革而受牵制,处境并不理想。

   电力改革停在河中央,上不了岸,回不了头。在专家队伍里,已分成两大阵营。一方主张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输配分开;一方主张维持现有局面,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电改,在国务院层面历年都有相关文件。“问题是,国家有决策,有顶层设计,但没有完全推进落实。”上述专家说。

   在主张改革者看来,因为电力体制改革之后,带来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诸如,发电企业因电价改革不到位亏损,煤电不联动,政府代替市场配置资源,电力交易并未建立多元化的交易格局。

   改革派援引欧美国家改革经验,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越南等周边国家都引入竞争、打破垄断、走向市场化道路。“他们的经验证明,大可不必为市场化改革担忧,更不必谈虎色变。”

   与其坚持改革的主张不同,另一阵营观点认为“现在全面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时机还不成熟。”电改“五号文”所提出的“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改革方向应作出调整,继续坚持电力输配一体化、电力调度一体化格局。

   有学者量化分析认为,我国实行输配分开将增加成本600~800亿元,不利于电力工业效率提高,反而带来效率损失。

   因为改革没有统一的模式,世界各国电力改革模式有多样性。既有输配电业务分开的,也有输配合一国家;既有电网与调度合一的,也有电网与调度分离的。法国、日本、巴西和美国部分电力公司目前仍采取发电、输电、配售电集中在一个集团公司的模式。

   再者,从国外电力改革的实践看,电力改革伴随电力工业私有化进程。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电力改革不可能走全面分拆和私有化的改革道路,要维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两会”期间,对媒体说:“电力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一个理想的模式。现在很多人对电改提出意见,但却拿不出较好的改革路线。改革开放以来,‘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是非常成功的。目前来看,尚未具备全面启动的条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